如何表扬和批评孩子【桂冰心理诊室】

桂冰医生 发布于2024-07-21 16:23 阅读量2113

本文由桂冰原创

特别说明:桂冰心理诊室案例故事是根据临床常见问题整理而成,不代表真实个案,整理分享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孩子的心愿:

案例:1、“灵感总是被妈妈打岁碎的女孩”---

我写作文的时候总喜欢幻想,有时要想很久,可是总是被妈妈打破,她会发怒地冲我吼“怎么一个字也没写,又溜号了”我只好随便写一点就完了。

作文《假如---》我想如果发明一双神奇的翅膀,航天员就不用那么难受的飞上天空,他们会轻松飞到月球,象在地球上一样生活和工作,我能想出他们工作的样子,可是每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常常就被妈妈给吼断了,要我去做其他的事。

“我的灵感就象琼脂,一碰就碎了,再也不能合起来了,也许要几百年”

案例:2、“被称为破坏分子的小男孩”

我把电动小车上的发动机安在一个小纸船上,纸船在水盆里开动起来,被爸爸一顿骂,说我是破坏,是不珍惜物品。可我总是想搞小发明。

案例:3、“想在垃圾桶边按装一个会说话的感应器,告诉我把铅笔末倒在垃圾桶里。”

妈妈说我屡教不改,可是我总着急,总倒到外边,我也难过。

分析:我们批评孩子是为了制止他的不好的行为;表扬孩子是为了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

无论批评还是表扬,帮助他们成长、使他们自立,是唯一的目的。也是为人父母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批评孩子注意的规则:

1.不要只告诉他不该做什么,还要告诉他怎么做

       比如:“不是告诉你把积木摆好吗?你怎么又乱扔了,快收拾好!”结果孩子很发愁,这么多积木怎样才能摆整齐哪?在那里磨磨蹭蹭。养成做事慢的不良习惯。

2.不要小时原谅,大了不容忍:

       习惯要从幼儿期开始养成,不要因为孩子小,就可以不洗手、把东西乱丢、什么也不让孩子做。到孩子长大了,才跟在后面不停地唠叨、指责什么也不会做,而使孩子产生逆返心理与父母发生冲突,或是形成孩子自卑的心理,感到自己什么也不会做。

       要从幼儿时期就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做,并做出样子给孩子看,或者就请孩子帮忙做一点家务,摆碗筷,洗碗、铺床,买东西,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品尝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3.批评前给孩子陈述理由的机会:

       无论批评还是表扬都体现了家长的是非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让他学会思考,将来能独立的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批评孩子时,要先让孩子讲清他的理由,再平静的讲出家长的道理,和孩子做平等的交流,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而不是那种指令性的关系。

        例如: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的孩子打,妈妈告诉他那是一个坏孩子,经常打人,不要和他玩,第二次,孩子又被打了,家长常常会说,“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和他玩,挨打就舒服了!”

       而是帮助孩子在和这样的同学相处的时候,该怎样做?

4.杜绝情绪化的批评:

      批评孩子要遵守规则,不要因为心情好时,就可以容忍,而心情不好,就严厉批评。

例如:孩子不小心把牛奶撒到地上,然后用小脚丫来回蹭,妈妈看见了,孩子说“擦擦”妈妈高兴时说:“哎呀!儿子你这是真能干”不高兴时就立即大吼起来:“撒了还用脚蹭,袜子都脏了,快脱下去。关进厕所。”

       孩子失去了评判的标准。批评的目的变为惩罚,而不是让孩子反省。

       正确的补救方法:用袜子擦,不仅地板脏的地方更多了,也把袜子弄脏了,拿两块抹布,和孩子一起擦干净,让他知道,这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5.不要用嘲笑和尖刻的语言去伤害孩子

     “快点,你怎么总是磨磨蹭蹭的”

     “连碗、筷你都不会拿,你还能干点什么?”

     “考的这么差,让你爸爸去开家长会吧,我可丢不起这个人!”这样的让孩子感到自卑、自责和畏惧。

       还有的父母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哭泣时会说:“你就会哭,如果你真有本事,就把它用在学习上,你什么时候能象个男子汉”

       不哭的时候又会说:“考这么差,一点也不难受”结果孩子痛苦地说:“考不好时,我不知该哭还是不该哭”

       正确方式:你没考好,心理一定很难过,我们能不能看看错在那里,以便今后改进。

       批评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他感到深深的自卑、自责,而是让他思考下一步怎样正确的去做。

6.不要斥责孩子的坏习惯

       有一个孩子在诊室里告诉我:“永远忘不了妈妈那责备的眼神和厌恶的语言:你怎么那么笨,衣服都不会叠,袜子都不会洗。”看了就恐惧,认为自己这样做是见不得人的。

       正确方式:抓住孩子进步的一瞬间来表扬鼓励,比如:“刚才讲故事的时候妈妈发现你没有咬手指。”具体强化孩子进步的地方。不要用空洞的语言“你是个好孩子”“你进步了”

7.定好家庭规则,不要天天唠叨

       不要总是催促孩子完成作业,要孩子学会严格按时间表来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喜欢阅读的孩子,他在完成功课,洗漱后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看一会儿书,喜欢玩耍的孩子可以节省时间,多玩一会儿。

       看电视时间要固定。不要每天因此而争吵。将几种孩子可以选择的电视节目,让孩子去选择,定时开关,如果孩子不遵守,可以取消他第二天看电视的时间。

8.不必逼孩子问好

       问候是相互的事情。比如:两个大人之间打招呼,却忽视了孩子,最后说“你孩子这么大了!”这是在和妈妈说话,而不是在跟孩子说。有的家长总是提醒孩子“问阿姨好!”孩子被动问好,或者就是不说。

9.不要干预孩子的收藏:

     “这些破石子要它干什么,快扔掉”

       正确方式:这些石子很漂亮,给你找个小盒子把它收藏好吧!

       在孩子眼里,一个小纸片可能都是他的宝贝,千万不要随意地扔掉。

10.不要把孩子与朋友兄弟姐妹相比,这是对自尊心极大的伤害。

    “你看人家明明-------”

    “你就不能象妹妹那样-------”

    “别人的孩子怎么都好,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差。”一个讨厌父母的高中生说。

      总结:批评并不是一把剪刀,要把孩子修剪成你想要的样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如果孩子是一棵柳树,你千万不要努力把他修剪成松树一样的挺拔;如果孩子是一棵松树,千万不要把他修剪的象柳树一样婀娜多姿”,要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