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感染四:青霉素过敏者感染幽门螺杆菌怎么办?

蔡军医生 发布于2024-09-01 23:49 阅读量151

本文由蔡军原创

平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专病门诊中,最怕碰到是青霉素过敏患者,一听到对阿莫西林过敏就头疼。

国内幽门螺杆菌毒株对阿莫西林耐药率较低,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杆菌表现出较好的除菌作用,是我国一线治疗方案的绝对主力。尽管有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二线方案弥补,但因为国内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几乎所有医院都没有备选方案的所有抗生素,一旦阿莫西林过敏,医生可选择的抗生素非常有限,除菌治疗将变得非常棘手。

指南建议中,当出现阿莫西林过敏,可采用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的两两组合,左氧氟沙星是二线治疗选择,实际常用的是克拉霉素+甲硝唑方案,但因为甲硝唑耐药率太高(超过60%),效果普遍不佳。因此,临床出现新的组合。

有两种现在很少见的抗生素:四环素、呋喃唑酮,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耐药率低,但因为其较多毒副作用,使用受限,绝大多数医院不会采购,我所熟识的近10家深圳三甲医院都没有这两种药,其他城市也是如此,全国应该也差不多。少数医生会用半合成的四环素代替四环素,比如皮肤科常用的米诺环素代替四环素,我个人也有尝试过,除菌效果非常好,我科常用更便宜的多西环素代替四环素,也取得非常好的除菌效果。我最常用的是多西环素+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艾司奥美拉唑,除菌率非常高。

第一次除菌失败后,有研究显示,更好的抑酸剂和益生菌有助提高HP的根除率,停药6个月后,可将PPI换成制酸效果更强的P-CAB类药物,比如伏诺拉生,同时加用益生菌再给一次经验性除菌治疗的机会。

如果两次除菌失败,提示体内幽门螺杆菌存在耐药可能,再盲目的除菌治疗获益不大,建议胃镜检查+活检+培养+药敏,根据培养出的幽门螺杆菌在体外的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除菌治疗,即所谓幽门螺杆菌的精准治疗。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患者所谓的过敏不是真的过敏,或者说对部分厂家的阿莫西林过敏,临床工作中也遇到多例这种情况。一般的医生会直接将阿莫西林踢出治疗方案,我个人会详细寻询问过敏情况,查体结合既往病史,考虑是药品问题,同时过敏情况很轻微,我会建议患者购买境外的阿莫西林或阿莫仙尝试,往往会收获很好的结果。当然,这种情况需要医生承担非常大的风险,几乎没有医生愿意尝试。

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多,治疗方案多,存在很多特殊情况,受限药物、经验缺乏,很多基层医生并不具备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同时,目前指南建议的四联方案使用超过10年,很多地区实际根除率开始下降,提示已有毒株耐药,需要更精准的治疗。建议,第一次治疗失败后尽可能的去经验丰富的相关科室,找有经验的医生诊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