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龙华区心内科张丽丽主任成功完成1例频发房性早搏的三维射频消融术,效果显著,让患者不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告别心慌。
66岁的赵姨,近6月来反复发作心慌,就诊心电图提示频发房性早搏(二联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近1月来心慌发作越来越频繁,程度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赵姨由家人送至我院就诊,再询问病史的过程中,赵姨告诉医生,心慌发作时,她会马上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血压计显示血压正常,但心率只有40余次,家庭医生告知她要立马就诊。
![]() 经过对赵阿姨病史的问诊,结合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医生判断赵姨的心率为非真实心率,与频发房性早搏相关。入院后完善动态心电图,提示心搏总数98070次,房性早搏有30463个,占总心搏31.1%,见短阵房速。这说明,赵姨的心律有1/3时不正常的。患者频发房早、短阵房速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此类房性心律失常长时间可导致心房肌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最终导致心房颤动或相关心肌病的发生,而心房颤动更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张主任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后,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决定带领团队行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术治疗,但赵姨既往有多次下肢动脉闭塞病史,前后曾行8次手术治疗,右侧腹股沟曾行外科切开手术,疤痕明显,解剖异于常人,股静脉的穿刺存在困难,而股静脉的穿刺是射频消融治疗的重要手术入路。经张丽丽主任细致的评估患者下肢动静脉情况,在超声引导下,一针见血,成功穿刺股静脉,使用最新技术---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ICE),结合Carto为患者实施三维射频消融术,通过术中精准的激动标测,明确患者房早来源于右肺静脉,通过对右肺静脉的局部消融,患者房性早搏消失,不需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术后复查动态心电图:总分析心搏总数105272次,房性早搏61个,占总心搏小于1%,达到了治愈标准。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动,直至出院时未再出现心慌等不适。为表感激之情,出院时,赵姨携家人给张主任及科室医护人员送上锦旗。 ![]() “妙手神医解心疾,医术精湛情永记”,“年轻有为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赵姨对龙华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的评价! |
患者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呈二联律。
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房早总数30463次,占总心搏31.1%。
患者术后心电图:窦性心律,未见房性早搏。
患者术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房早总数61次,占总心搏小于1%。
三维标测下房早射频消融术是频发房早治疗的热点,也是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难点,能成功独立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为数不多。手术关键步骤为标测房早的来源。通常采用压力感应盐水灌注消融导管或20极PentaRay标测导管进行标测,频发房性早搏时标测到的最早的心房激动点为消融靶点。结合ICE操作更是可以精准建模,更为安全的操作,术中可动态监测心脏的变化,实现极低射线甚至“零”射线,实现“绿色”电生理,不仅安全有效,更是快速精准!
术中发作时12导联心电图
患者左右房建模及激动标测
PentaRay导管激动标测右肺静脉激动最早
ICE查看心房结构及血栓情况,并指导房间隔安全穿刺
消融后房早消失
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张丽丽主任指出,频发房性早搏(PAC)通常伴随心慌症状,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若未接受适当治疗,PAC可诱发房颤或PAC相关心肌病,而脑卒中为房颤的主要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国际上有报道初步探讨了RFCA治疗心房颤动相关的症状性PA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然而PAC的术中定位及消融往往具有挑战性,因为在心房内操作导管常可机械刺激诱发PAC,且P波振幅较小,很难将导管碰发PAC与临床PAC相鉴别。目前认为RFCA的适应证包括:(1)PAC数量/24h >10,000次;(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不耐受或非不愿接受长期药物治疗;(3) 疑为频发PAC引起的心肌病。对于肺静脉或上腔静脉起源的PAC,行罪犯侧肺静脉隔离或上腔静脉隔离。ICE指导下绿色电生理介入手术的成功开展,是龙华区人民医院心脏电生理检查和治疗中的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进步,标志着龙华人民医院心内科的电生理手术水平上了新台阶,接轨国际水平。
张丽丽主任在为患者行三维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检查,三维建模
张丽丽主任同时指出,深圳是个年轻人口占比大的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早搏病人多,出现早搏一定要及时治疗,大家可以对照以下症状,查看自身是否存在早搏现象。
一、心悸
早搏有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症状,有可能会出现心悸,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当大家经常感受到心悸问题时,便应该考虑是否患有早搏问题。频繁的发生早搏还会出现乏力、头晕等明显表现。
二、心脏跳动异常
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感觉到自身的心脏在跳动,可是在发生早搏的时候,由于心室强力收缩,会明显的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因此,当能感受到心跳加剧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了早搏问题。
三、心率不规则
当人们出现早搏问题的时候,可通过听诊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者是消失,这样不规则的心跳,可以帮助人们判断是否存在早搏问题。
龙华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不仅负责龙华区域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治,也是龙华区域的中国房颤中心,现已开设房颤门诊、常规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定期为房颤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以及康复随访,进一步提高民众对房颤的认识,规范房颤患者的管理,让更多房颤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治疗。
专家简介
张 丽 丽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
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心电学与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第二届心血管疾病质控管理分会委员
2019年作为深圳市龙华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任副主任,心律失常亚专科的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课题3项及省厅级科研课题 8 项,均按期实施完成。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1篇,累计影响因子 18以上。曾获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奖 2 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 4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