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康复后,为何带状疱疹风险明显上升?

温海涛医生 发布于2023-04-21 20:18 阅读量827

本文由温海涛原创

如果父母得了带状疱疹却把这当做寻常的皮肤问题抹抹药膏,忍一忍就过去了。

一定要提醒他们尽快就医,因为不及时治疗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带状疱疹并发神经痛会让人痛到无法呼吸痛到夜不能寝早预防 及时诊治才能降低带状疱疹带来的伤害

一、腰上缠的不一定是“万贯”也可能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生蛇”、“蛇缠腰”,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高达90%以上的成人体内潜伏这这种病毒,其中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得带状疱疹

这种病毒有个特点,就是第一次感染后会在体内长期潜伏,在人体免疫力低下、高龄、慢性疾病、劳累等因素影响下,体内的病毒可能被再次激活。

初次感染这种病毒可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当病毒被再次激活时则表现为带状疱疹,一般是单侧出现的皮疹水疱,红色的皮疹分布似一长条带,常伴有神经痛。

一般情况下,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的红斑、水疱、疼痛为主,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后可以治愈,且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

但如果病毒感染了中枢神经,则会引发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引发四肢抽搐、惊厥等情况发生,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二、50岁以上叠加新冠感染带状疱疹风险明显增加

年龄是带状疱疹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好发于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逐渐下降,发病率随之上升,病情也更为严重。

在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可达156万人,80岁及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将再增加约3倍,且女性的发病率均高于男性[5]。新冠感染造成的免疫力下降,更是加剧了这一风险。

在一项大型研究[6]中,在年龄≥50岁人群中评估了确诊新冠后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其中感染新冠者39万例,未感染新冠者15.8万例。

研究发现,与未确诊新冠感染的人群相比,新冠感染者康复后得带状疱疹的风险更高!≥50岁的轻症和中重症新冠感染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5%和21%。

50岁及以上人群新冠感染与带状疱疹风险的关系≥50岁人群感染新冠后,带状疱疹风险增加15%

≥50岁人群感染新冠后住院,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1%

≥50岁人群新冠确诊后6个月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

一方面,带状疱疹本身好发于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另一方面,新冠病毒造成的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重新激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感染新冠后带状疱疹风险增加的可能机制

因此,在后疫情时代,需格外关注≥50岁人群得带状疱疹的可能性,一旦出现应尽早治疗,减少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对50岁以上高危人群可以考虑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预防其发生。

三、患有慢性病的人会更容易得带状疱疹吗?

带状疱疹的高风险因素除了新冠感染者和50岁以上人群外,慢病患者也是重点关注对象。以下这5类慢病患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明显增加!

糖尿病风险增加84%

慢阻肺风险增加41%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4%

慢性肾病风险增加29%

哮喘风险增加24%

慢病患者得了带状疱疹后,基础疾病会变得更难控制,还具有更高的中风、心梗及心血管事件发病风险,为慢病防控带来很大挑战。

例如,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进一步加剧就诊、降糖药物及住院治疗等医疗负担。慢阻肺患者得带状疱疹后,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

不仅如此,慢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的疼痛感也会更强。因此,相较于健康人群,慢病患者更有必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避免病上加病,使治疗更为复杂。

此外,对于免疫抑制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肿瘤、HIV、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放疗的患者,也不能忽视带状疱疹的风险。

四、近一半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持续超1年

目前,我国约有400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0%~5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时间超过1年 ,最长可达10年,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这种病毒会侵害、损伤人体神经,导致阵发性或持续性剧痛,疼痛如灼烧、电击、刀割、针刺、撕裂般,最高可达10级痛感,而分娩阵痛才8级。

五、“心疼钱”、“没必要”告诉父母带状疱疹疫苗安全有效!

带状疱疹同水痘一样,到目前为止无特效治疗方法,接种疫苗是简单有效的预防控制手段。 但要注意,疫苗的作用是预防带状疱疹发生,若已经得了,需要等带状疱疹急性期结束并且症状消失后才能接种疫苗。

目前全球使用较多的是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通过提高机体对gE蛋白的免疫应答,从而诱导高水平的细胞免疫来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一般疫苗由2剂组成,需间隔2~6个月,目前仅可用于50岁及以上人群。

该疫苗的III期临床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后可使≥50岁人群感染带状疱疹的风险降低97.2%,保护效力基本可维持9~11年。同时,该疫苗能有效降低慢性神经性疼痛的风险。

想要预防带状疱疹接种疫苗直接又有效!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