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害怕成绩单
看见“√ ×”就有些紧张
长大后害怕体检单
看到“↑、↓”不明所以
更加重了自己内心的慌张
到底是不用在意,还是要继续就医
年底很多人遇上体检
遇上这种情况
都会有这样的困惑
现在就常见的指标情况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血 脂
血脂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指标。
1 总胆固醇
正常值2.8~5.17mmol/L
偏高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原因,并可见于甲减、糖尿病、肾病综合症、长期抽烟、饮酒、精神担心、血液浓缩等
偏低
可见于甲亢、严重肝脏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
2 甘油三酯
正常值0.56~1.7mmol/L
偏高
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痛风、高脂饮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
偏低
见于吸取不良、严重肝脏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3 高密度脂蛋白
正常值0.94~2.0mmol/L
偏高
对于避免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发生有积极作用;但还可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偏低
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慢性衰减、肾综等
4 低密度脂蛋白
正常值2.07~3.12mmol/L
偏高
是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原因,还可见于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减、肾综、肥胖症及使用某些药品等
偏低
见于甲亢、吸取不良、肝硬化、低脂饮食和运动等
肝 肾 功 能
肝功能
肝功能其指标主要包括肝酶和胆红素等,若体检报告中肝功能指标异常,则需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肝脏是否受到损伤或炎症等不良变化。
1 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
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 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1)、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y-谷氨酰转肽酶(Y-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
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
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4 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
主要包括Ⅲ型前胶原(PIP)、IV型胶原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5 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肝脏能合成Ⅲ及因子a链以外全部凝血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
肝病患者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临床可出现牙龈、鼻黏膜出血,皮肤淤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肾功能
肾功能体检报告中肾功能异常多指肾胜的滤波、排泄和调节功能出现问题,常见的异常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等。
01 血清尿素氨(BUN)
偏高
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路结石、水肿、脱水等
偏低
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等
02 血清肌酐(Cr或Crea)
偏高
提示中度或严重肾损害,以及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
03 血清尿酸(UA)
偏高
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盂肾炎、骨盂积水或积脓、痛风、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其他如慢性铅中毒、糖尿病等
偏低
乳糜泻,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秋水仙碱、阿司匹林等药物
结 节
1 乳腺结节
乳腺B超单上的乳腺结节分级叫做BI-RADS分级。通常来讲,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大。
建议乳腺结节分级如果是3级及以下的,定期复查就可以;一般来说,一年做1次常规复查即可。对于4A及以上的,至少每半年复查1次,有的人需要3个月复查1次,遵医嘱执行即可。
2 甲状腺结节
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超声医生会根据结节的结构、形态、钙化特征等对其恶性风险进行分级判断。
1级:恶性风险0,正常甲状腺。
2级:恶性风险0,良性结节。
3级:可能良性,恶性肿瘤风险较低。
4级:分为4a、4b以及4c级,恶性程度也依次增加。
如果您的甲状腺超声检查报告提示甲状腺结节3级及以上分级,应到医院的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或头颈外科就诊。对于1级和2级应当遵医嘱定期复查。
了解这些就清楚了,发现异常指标,不必感到太过紧张,正确理智对待;也要清楚一项指标的异常出现,或许意味着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一定要认真对待体检报告中提到的“复查”“定期检查”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