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减肥——你所不知道的好方法!

胡锦秀医生 发布于2023-05-04 09:58 阅读量581

本文由胡锦秀原创

      众所周知,中医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但是你知道中医是怎么减肥的吗?

    中医认为肥胖症的病因主要有:一、遗传因素或疾病因素;二、过度饮食、喜食甘甜油腻食物,摄入的热量远远高于消耗的热量;三,活动量太少,从而使进入体内的脂肪堆积;四、脏腑功能失调,肝郁气滞,脾虚失运,肾虚气化失职,气机运行不畅,血行瘀滞,从而使痰湿蓄积于体内而引起肥胖。

      中医可以通过辨证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改善体质,调理饮食营养结构,加强运动,调理胃肠功能,排痰除湿,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中医减肥相比其他减肥方法更加的安全、有效,并且不容易反弹,那么中医减肥到底有哪些方法呢?

1、中药内服减肥:中药减肥是根据中医辨证理论按照减肥者不同的体质辩证施治,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肥胖问题。肥人多痰湿,痰湿易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长久下来,脾胃功能越来越差,遂出现乏力气短,少气懒言,失眠等各种脏腑失衡的症状及自身新陈代谢缓慢。有些人说“喝水都胖”就是明显的新陈代谢缓慢的表现。中药可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即减肥又健康。

2、刮痧减肥:刮痧疗法即利于体内湿瘀的排出,又能调理气血加快新陈代谢,使老化的器官恢复正常机能,籍以消除体内蓄积的脂肪,起到燃脂消脂的作用,使身体恢复到最佳的状态。刮痧配合留罐效果更佳。

3、拔罐减肥:拔罐能疏通经络,平衡气血,调整内分泌,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既可减去体表脂肪,又可减去体内深层脂肪,从而达到安全、保健、快速减肥的目的。不仅能够辨证施治、整体调节,疏通经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而且能够根据肥胖的位置选择阿是穴,局部取穴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

4、耳穴压豆减肥:耳穴压豆减肥是通过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通过在耳部穴位进行按压刺激,可增加机体的饱腹感及胃肠蠕动,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达到减肥降脂的目的。

5、中药贴敷:中药贴剂是用多种中草药精华为主要成份,精心配制而成中药减肥贴剂。将减肥肚脐贴敷贴于神阙穴或其他有助于减肥穴位上,通过经络的气血流注,起到调和阴阳,达到健脾护胃、消肿的减肥作用。将减肥贴剂贴于身体肥胖处,能够舒缓肌肤,加快局部脂肪燃烧分解,起到巩固减肥效果的作用。

6、针灸减肥:针灸减肥可以全面调整机体的代谢状况,并且可以调整脏腑的机能,既可以让胃敏感性增加,增加胃饱腹感,又不让机体出现厌食,同时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可以很好的控制进食量,起到消脂减肥的作用。

7、除此之外,我们重点介绍一下“省时省力”的“穴位埋线减肥”!穴位埋线减肥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肥胖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在相应的穴位埋入蛋白质磁化线,来达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温中散寒、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从而调整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

      穴位埋线一方面抑制了患者亢进的食欲,同时也抑制了患者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另一方面它可以刺激患者迟钝的自主神经(交感神经),使其功能活跃,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分解。所以穴位埋线减掉的是人体的脂肪而不是水分,并能保证减肥过程中人体的健康和精力的旺盛,且反弹率低,这是穴位埋线减肥的最大的优点。

      埋线减肥要做多久呢?

第一期为调整期:主要调理身体经络气血的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平衡,通过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提高脾肾功能,扶助正气,又通过经络的疏通作用祛除停滞于体内的邪气。当身体的经络气血的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平衡,即进入第二期。 

第二期减重期:埋线减肥可以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埋线后能够抑制胃肠的蠕动,并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从而减轻饥饿感,达到埋线减肥的目的。体重开始下降,腰围、臀围、腿围等会相应减小。体重降到病人满意的程度后开始为第三期。  

第三期巩固期:再持续治疗,巩固效果,防止反弹。埋线治疗期(第一、二期):15-20天埋线一次,4次为一个小疗程,12次为一个大疗程;埋线巩固保健期:1个月埋线一次,6次为一个疗程。

埋线有无副作用?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蛋白线是能被人体吸收的医用线,起到以线代针的作用,刺激时间持久。人体新陈代谢需要蛋白酶,蛋白线本身含有的蛋白,可以起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中医减肥方法多种多样,安全,效果明显。最重要的是中医减肥瘦下来的同时,还能调理机体脏腑的失衡,使机体恢复健康,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的状态,不会出现反弹,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开始动起来吧~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