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撸串、辣炒蛤蜊,哈啤酒,各种冷饮、冰淇淋……
夏天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但一顿胡吃海喝后,拉肚子是常有的事儿。
尤其夏季细菌活跃,也是各种传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肠道不适、腹泻不止,这是为什么呢?
夏季腹泻,通俗地说就是夏天拉肚子,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次数大于每天三次及以上即可定义为腹泻。
拉肚子不要不当回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腹泻的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之后,高居各种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
腹泻容易造成体内大量水分流失,若不及时医治和补水,那就可引起脱水,严重情况甚至会猝死!
而且,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发热、腹泻、呕吐、纳差、大量出汗后的电解质紊乱往往可以诱发严重的恶性心血管事件。
除此之外,腹泻时通常会出现食欲下降,易造成能量摄入不足,容易出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眼前发黑等低血糖症状。以及加重肠胃疾病,容易导致胃病复发,或形成肠息肉、溃疡等疾病,
夏季为何腹泻频发
病从口入
夏天气候闷热潮湿,有利于细菌滋生,剩饭剩菜或熟食不加以适当储存很容易被细菌污染;
夏季生食果蔬机会增多,烧烤、海鲜更受欢迎,这些食物受到污染或未加工成熟会引发腹泻;
同时苍蝇、蟑螂在夏季最活跃,使致病菌更容易扩散。
生活习惯改变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给肠道致病菌可乘之机;
天气炎热时,许多人喜欢贪凉,空调设定较低温度,室内外的温差大,加上贪吃冷饮,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因此,预防夏季腹泻要注意洁净饮食、避免贪凉,保证充足的睡眠。
“进食”还是“禁食”
有些人认为,腹泻后不该吃东西,让肚子“空空”就好了。事实上,腹泻会导致应被肠道吸收的水分、盐分和营养物质被排出体外,让人感到虚弱无力,如果禁食容易导致脱水,低血糖等并发症加重疾病,这也是俗话说“好汉架不住三泡稀”的原因。
腹泻在急性水泻期的第一天内可暂时禁食,减少食物对肠道的刺激,并使肠道得以休息。必要时由静脉输液,以防失水过多而脱水。之后应适当进食,对促进肠道黏膜恢复是有好处的。
腹泻后应注意调整饮食,最好选择一些低纤维少渣、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起初可以吃一些含盐的淀粉类流食,比如浓米汤、疙瘩汤等,补充能量和盐分;情况好转后可以吃一些半流食,比如面条、白米粥、鸡蛋羹,逐渐增加熟的蔬菜、肉类、酸奶、香蕉等。
及时就医与药物治疗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不止是吃坏肚子的腹泻,腹泻不容小觑,严重者,请及时就医!
不要滥用抗菌药!很多患者一出现“拉肚子”就要求医生开例如:氟哌酸、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但很多时候这是错误的——只有痢疾、细菌性肠炎等感染性腹泻才有应用抗菌药的指征。
而由于消化不良、受寒等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以及病毒性腹泻,抗菌药不仅无效,而且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因滥用抗菌药引起菌群失调等并发症。
非感染性腹泻以及病毒性腹泻,可以采用以下药物治疗。
一类药为肠黏膜保护剂,常见的有蒙脱石散、思密达、必奇。该类药物来源于纯天然物质,很安全,口服后广泛覆盖在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固定吸附有害病菌及其毒素,使病原物不易侵入肠壁,保护并促进肠黏膜再生修复。
另一类药为微生态调节剂,常见的有培菲康、整肠生。人体中存在很多正常细菌,如双歧杆菌等,数量为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主要分布于肠道,为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
如果正常细菌数量下降或比例失调,就会出现腹泻,腹泻又将进一步加重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是以双歧杆菌为主的正常细菌,口服后可促进正常菌群恢复而起到治疗腹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