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游泳是大家非常喜爱的纳凉运动,也是溺水事件的高发季节,那么,您知道儿童溺水有哪些特点、该如何施救以及急救误区吗?
一、不要忽视科普及预防的重要性!
儿童溺水,存在「静默」性。
即孩子出现溺水时,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叫喊和挣扎,从而造成监护者不能及时发现溺水的情况。尤其是小年龄的儿童,常常是在脸盆、水缸等受到家属忽视的场所出现溺水。
而一旦溺水超过 10 min,就会因严重脑缺氧,导致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造成急救成功率下降,造成悲剧发生。
因此,做好儿童溺水特点的科普,是预防溺水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一定要游泳,请去正规的游泳池,确认有专业的急救人员 ,做好安全措施。
哪怕在家中,也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不要单独留孩子在泳池、脸盆、水缸等有积水处,请及时和孩子互动、沟通,确认孩子安全。
另外,还需要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及家属,风靡一时的「新生儿游泳」,哪怕是在旁监护,也极易发生危险!(且并不推荐)
二、万一溺水了,怎么办?
现场急救措施是否恰当,以及到达急诊室时溺水者的意识状态,是判断溺水者能否存活的主要因素。因此,一旦溺水儿童从水中被救出,需要立即开始复苏。同时,请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取得专业人员救助!
不同于心肺骤停时抢救顺序「C → A → B」,儿童溺水的抢救步骤为「A→ B → C」,即: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心肺复苏(CPR)。
具体步骤参考如下:
三、抢救的错误「姿势」不要犯!
溺水急救时,「控水」似乎已经是约定俗成的概念,但注意:控水实际并没有意义!
因为「控水」过程中倒出来的水大部分是胃内的水,且易导致误吸、意外伤等风险 ,不但对抢救效果甚微,反而可能加重溺水情况,耽误急救的黄金时间。
急救的正确姿势,应该是争分夺秒清理口、鼻腔内的水和污物,开放气道并进行有效地人工呼吸,及时评估是否需要 CPR。
正值暑假,请您照顾好您的孩子,注意人身安全,做好安全防患,避免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