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幽门螺杆菌(HP)?
幽门螺杆菌(HP)本质上是一种细菌,是定值于胃黏膜上皮表面的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杆菌属螺菌科,有螺旋形菌体和树根带鞘鞭毛组成。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胃强酸性环境中生存,目前认为一系列胃病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息肉、胃癌等。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特点:
传染性 普遍性 隐蔽性
幽门螺杆菌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又能通过粪便及唾液排出体外,人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
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内窥镜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
我国是一个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发国家,无症状人群普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40-60%。
三、幽门螺杆菌是如何致病的?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螺旋状菌体非常适合穿透运动,强动力性是幽门螺杆菌致病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到达胃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自身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幽门螺杆菌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幽门螺杆菌自身、分泌排泄的毒素诱发了免疫反应等,破坏损伤了胃粘膜上皮细胞,引发胃病的产生。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HP是一系列胃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引起腹胀、腹痛、嗳气、反酸、恶心、口臭等症状。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I类生物致癌因子,HP感染会产生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淋巴瘤、胃癌等疾病,还可引起其它器官和组织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贫血、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及荨麻疹等,还有酒糟鼻,严重痤疮。有研究显示在给予患者根除HP治疗后,这些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恢复。
五、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哪些表现?
单纯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且感染者的症状体征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感染所导致的疾病的表现:
1.如幽门螺旋杄菌感染诱发胃炎可以表现为上腹隐痛,胃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口臭等症状;
2.如果幽门螺杄菌感染诱发消化性溃疡,会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痛,夜间痛,饥饿痛,反酸烧心等症状;
3.如果是幽门螺旋杄菌感染诱发胃癌,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中晚期会表现出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
六、怎样知道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只有通过医学检查方知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早发现很重要。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检查主要分有创和无创两种:
1.有创检查需要通过胃镜获得胃黏膜标本,目前常用的有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染色检查
2.无创检查更加容易让人类接受,应用也更广,目前主要有血清抗体检测、13C或14C尿素呼气实验、唾液或粪便幽门螺杆原检测、尿氨排出试验、幽门螺杆菌培养等方法。
C13、C14尿素呼气实验是目前诊断幽门螺杆菌准确性最高的方法!
七、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作哪些准备工作?注意些什么?
目前,绝大多数医院检查是否HP感染时,一般有3种方法:
1.胃镜检查时,取一小块胃粘膜组织,通过快速尿素酶法或病理检査确定是否HP感,胃镜检查当日,一定要空腹,检查前最好不吃不喝。
2.C13或C14尿素呼气试验前,受检者需早晨空腹检查,患者在近期1月内不能有服用抗生素,近2周内不能有服用铋剂、抑酸药等药物的情况,如果服用,可能会造成检查结果不准确。检査时服用胶囊,不得将胶囊咬碎,要用温水送服。规范清除HP后复查治疗效果,则需在停药一个月后复查。
3.抽血化验幽门螺杆菌抗体,最好早晨空腹。
八、幽门螺杆菌诊断标准
符合下述3项之1可诊断为Hp现症感染:
①胃粘膜组织快速尿素酶法、组织切片染色、幽门螺旋杆菌培养3项中任意1项阳性;
②13C或14C阳性;
③ HpSA检测(经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阳性。血清Hp抗体检测(经临床验证、准确性高的试剂)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九、治疗适应症
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如何治疗?
确定幽门螺旋杄菌感染,就需要规范的进行杀菌治疗,幽门螺杆菌造成的疾病大多是慢性病,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清除根治这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完全治愈。
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是:
(1)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如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四联疗法;
(2)无明显副作用,让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容易接受;
(3)病人经济上可承受。
目前普遍采用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痢特灵或四环素), 一般四周(14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1月后复查。
十一、Hp根除标准
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复查,首选13C或14C呼气试验。符合下述3项之一者可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
①13C或14C呼气试验(UBT)阴性;
②粪便Hp抗原检测(HpSA,单克隆法)阴性;
③基于胃窦、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均阴性。
十二、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生冷食品要洗干净才能吃;
3.集体用餐时最好用分餐制,给人夹菜用公筷;
4.家有幽门螺杄菌感染者,短期内要给他准备专门的碗筷,但要注意感染者的心理保护;
5.成人不要用嘴去触碰婴儿的奶瓶,勺子,更不要嚼碎了东西喂孩子;
6.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免疫力,人与宠物之间,不要过与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