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君 |你知道癌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么?

陈殿君医生 发布于2023-09-25 10:51 阅读量296

本文由陈殿君原创

癌痛是癌症患者最恐惧的症状,所以镇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重要的一项治疗,尤其是对于进

行安宁疗护(或临终关怀)的患者,有时是唯一有效的治疗!

癌痛治疗除了抗肿瘤这个根本治疗方法外,还可使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也不是随便乱用的,也要遵循一定的使用原则

1、首选口服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途径是最简单、经济、灵活的给药方法,方便剂量调整,患者很容易接受,也容易

配合。

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恶心、呕吐或吞咽困难以及肠梗阻等特殊情况,或者患者抵触口服用药

时,可考虑其他给药途径,如静脉给药、直肠给药经皮肤黏膜给药等。

2、按时给药

大部分药物的使用都是有时间规定的,比如一天2次或一天3次、12小时一次或8小时一次等等。

止痛药物也不例外,为维持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从而保证患者疼痛能够得到很好的缓

解,使用止痛药物时一定要按时服用,即“到点吃药”,并不是疼了才吃,不疼就不吃了的

“按需吃药”,这样就打乱了止痛药物的血药浓度,会出现时而不痛,时而痛的厉害或难以忍

受,反而觉得止痛药物不管用或需吃更大剂量的药物来止痛。

所以一定要“按时服药”,而不是“按需服药”。

3、按阶梯给药

疼痛分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

针对不同的疼痛程度使用不同的镇痛药物

并不是一出现疼痛就直接用最强的药物止痛

也不是出现很严重的疼痛了还用最弱的止痛药物止痛

止痛药物需要根据疼痛程度来调整,也就是非常著名的“癌痛三阶梯治疗”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可以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就是非阿片类药物,常用的有塞来昔布、双

氯芬栓钠、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在此基础上可联合使用辅助药物(前几次的科普有提

到过,后续也会详细介绍)。

不过此类药物具有“天花板效应”,即达到一定剂量后再增加药物剂量不但不提高止痛效果,

反而增加不良反应。当使用此类药物疼痛不能得到缓解时,应使用更高阶梯的药物。


第二阶梯:对于中度疼痛可选择弱阿片类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磷酸可待因、氨酚双氢可待

因、盐酸曲马多、氨酚羟考酮等,在此基础上可联合或不联合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辅助药

物。近年来,多个指南将此阶梯弱化,多推荐中度以上的疼痛患者可以直接联合使用低剂量

强阿片类药物与非阿片类镇痛药物。


第三阶梯:中、重度疼痛患者需要选择强阿片类药物,联合或不联合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

辅助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等。此类药物是人类已知最强的镇痛药,无

“天花板效应”,且安全性能高、容易滴定/调整、价格经济/便宜,具有即释、控缓释、片

剂、口服和注射液等多种剂型,适合长期使用。中度至重度癌症疼痛的首选阿片类药物是口

服吗啡。

其实除了以上三阶梯的药物治疗外,目前还提出了第四阶梯治疗,即在介入、神经阻滞等微

创治疗基础上,联合或不联合使用辅助药物。

4、个体化给药

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样,所以疼痛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疼痛

阈值及对药物敏感度等均不一样,所以选择用药也要有针对性,而且阿片类药物没有标准用

药剂量,而且原则上也没有用药上限,能够使患者疼痛得到缓解,同时不良反应最低的剂量

就是最佳的剂量。

“尊重患者感受,选择最适宜的止痛剂——金标准”

5、注意具体细节

在使用止痛药物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观察止痛药物的疗效,还要观察患者的机体反应及不

良反应、生化指标等,如用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时,需要及时对症处理,减轻不良反应,使得患者能够获得理想的疼痛缓解,同时不良反应

最小,从而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好了,今天医生君为大家介绍了止痛药物治疗原则,对于止痛药物能口服尽量口服,不能口

服再考虑行其他合适的治疗方式,在使用止痛药物过程中要注意“按时服药”,而不是疼了才

用药的“按需服药”,同时还要根据疼痛程度调整用药,不是一种药物用到底,关注药物不良

反应,及时处理,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您对癌痛或癌症有任何疑问或问题,您可

以在评论区留言,也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综合科门诊、互联网医院、健康

160或好大夫与我取得联系(更多联系方式持续更新中),希望医生君的每次科普能为您带

来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免责申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以作处理。

医师简介: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获得肿瘤学硕士学位。从事肿瘤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肺癌、胃癌、结直肠肠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综合姑息治疗,同时对肿瘤引起的恶病质、营养不良、癌性疼痛、肠梗阻、感染、浆膜腔积液等多种并发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解放军总医院苗圃基金1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项,发表肿瘤相关中英文学术论文10余篇。现为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会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得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及健康管理师认证。


综合科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肿瘤综合治疗科(综合科)是深圳唯一一家开展中晚期恶性肿瘤综合姑息治疗的专业临床科室,病区现有开放床位37张,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杨渤彦教授是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副主任兼任深圳医院综合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博士,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对晚期肿瘤以及肿瘤合并症等复杂情况的综合姑息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厚的造诣。晚期肿瘤的综合姑息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癌痛规范化管理成为综合科的特色治疗手段和技术优势,综合科将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贯彻多维度综合治疗管理理念,治病救人,为肿瘤患者寻求生的希望!


杨渤彦主任医师出诊时间: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   08:30-11:30

专家门诊:周二、周四、周六上午  08:30-11:30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