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如何导致视力下降

徐肃林医生 发布于2022-12-15 20:05 阅读量118

本文转载自百度

一、血糖控制不好,引起眼内晶体代谢异常,随着糖尿病地发展,晶体会快速出现混浊,进而引发白内障。早期代谢性白内障在明确病因后,针对代谢性疾病进行治疗,同时采用白内障药物进行控制。如果白内障病情严重,药物控制无效,在全身状态和代谢性疾病状态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眼底变化。通常,糖尿病视网膜病从视网膜的微小血管出现轻微的退化开始,这种病情一旦出现,就会发展到危及视力的更严重状况,称为增生性视网膜病。

        在增生性视网膜病中,异常的新血管会在视网膜的表面生长。这些脆弱的新血管十分容易破裂,并且会有血液流到眼睛的中间部分而阻碍视力,这就是一般说的玻璃体出血或积血。这种新生血管也非常容易萎缩,而它萎缩形成的疤痕组织也可能在视网膜周围形成,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我们说前面说的,不可逆性的视力损伤,主要是指进入到增生性视网膜病的情况。

        还有一种,是因为血中的液体会持续从视网膜血管渗漏而导致黄斑水肿。黄斑是视网膜的一部分,负责在阅读和驾驶时提供敏锐、清晰的视觉。当黄斑的重要部位因过多液体而肿胀时,视觉会变得非常模糊而使它难以发挥或丧失它的功能。黄斑水肿可以不象微血管病变那样,发展到一定时候才能影响视力,它可以出现在糖尿病的任何时期,而且从一开始就严重的影响视力。

1、全身病治疗

      全身病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的最关键的部分。早期的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能够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和发展。

2、药物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分口服药物、滴眼剂和眼内注射药物。口服药物主要是一些改善微血管循环的药物。滴眼剂中,专门治疗该病的药物还没有出现,有些药可以改善眼底微循环功能的。眼内注射的药物主要针对黄斑水肿,如一些激素和抗新生血管生长的生物制剂。

      需要提醒的是:所有药物的使用,均应该在密切检测下,由医生给予。

3、激光治疗

      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保护视力的方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当疾病发展到可能进入增生期的时候,应该及时做一次彻底的全视网膜光凝来阻止病变的发展。但是,激光治疗有可能在短期内,会加重黄斑水肿,引起短期的视力下降。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入增生期以后,眼内有大量的积血和疤痕性,甚至导致视网膜脱离以后,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比较完全地清除积血和疤痕,复位脱离的视网膜,但是,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以后视力恢复的希望,建立在手术的基础上!因为这种手术,风险很大,费用昂贵,而且对已经发生病变的视网膜的视力恢复并没有很大的帮助,能够维持患者的现有视力就是最满意的结果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

1、立刻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

2、根据检查结果,咨询眼底病专科的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3、如何合并有其他糖尿病眼病,如白内障,应该及早治疗,以防因为这些病情妨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观察和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