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肠癌,你想了解的(二)

蔡建医生 发布于2023-02-02 15:02 阅读量364

本文转载自丁香医生

怎么确定得了肠癌? 

医生在诊断肠癌时,主要是参考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报告。

怀疑肠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根据怀疑发生癌肿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检查。

1.大肠癌一般选择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X线钡剂灌肠检查、CT结肠成像检查。

直肠指检:主要作为普查筛检或早期诊断的线索。

结肠镜检查:主要是用来确诊疾病,可以进行病理组织的钳取进行病理组织检查,对于结直肠癌有确诊价值。

X线钡剂瀖肠:主要是辅助检查,可显示癌肿部位和范围。

CT结肠成像检查:主要用干了解癌肿的浸润和转移情况,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小肠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位置特殊,早期诊断较困难,术前正确诊断率较低,仅为30%左右。因此对于任何腹部出现的腹痛、出血、穿孔、肠套叠、肠梗阻等均应考虑小肠肿瘤的可能。

小肠钡剂造影:目前最为普遍、最可利用的方法。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能显示血管的分布。

纤维内镜检查:用于查看癌肿具体情况和钳取病理组织进行活检。



肠癌能彻底治愈吗?

肠癌的治愈可能性因人而异。预后的水平要根据癌肿的性质决定。侵袭程度低的肠癌患者治愈的可能性越大。

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最好,根治手术后 5 年生存率为48% ~ 55.4 %,100个大肠癌患者约有48 ~55个患者能生存超过 5年。 小肠癌因诊断困难,病情发现较晚,因此疗效并不满意,5年生存率仅20 %左右,100个小肠癌患者约有20个患者能生存超过5年。



肠癌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肠癌可以预防。癌症发展都是有前期征兆的,比如结直肠癌具有明确的癌前疾病。所以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十分必要:

一般人群,尤其是4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每10年进行一次纤维肠镜检查。对于高危人群,这些检查更为必要。

对于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比如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生活作息,规律饮食,均衡营养摄入(尤其是对于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可以帮助降低肠癌的发生),戒烟戒酒等,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都很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一些患有炎症性,或溃疡性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增加癌变风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