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疾病能治愈吗?会不会遗传?

陈洁医生 发布于2024-03-22 10:45 阅读量408

本文由陈洁原创


相信有很多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接受过多次治疗后症状未控制,或有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时,就容易产生“无法治好”的怀疑,丧失治疗信心。

彻底治愈精神心理疾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患者的症状是很可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01、遵医服药

有的患者会担心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会产生副作用,存在抵触心理。

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误区,用药是治疗精神病的重要手段,不能因为有限的药物副作用因噎废食。

实际上,大部分精神类药物副作用会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减轻,药效反而会增强。



因此,服药早期一定要谨遵医嘱,否则会加大后续治疗难度。

和其他慢性病一样,精神病也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症状,用药调整需要听从医师的复诊建议。


02、做好心理建设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性格多孤僻、敏感、偏执、好幻想等,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后通常缺乏应对能力。

如果不能克服,负面情绪就会得寸进尺,将治疗信心化为乌有。

因此,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建设相当重要。

我们要把对抗疾病当作一种挑战,当作一种历练,当作一种成长的收获。



03、完善家庭支持

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是临床上判断一位精神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项。

在首次发病之后,家属应该充分重视这个最佳治疗时机,理解和鼓励患者,密切关注患者动态,切勿产生消极逃避心理。

在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时,家属也要保持耐心,多理解和患者产生矛盾的原因,和患者一起分析和解决矛盾。


必要时,患者和家属可以一同接受家庭治疗,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有利于患者康复的环境。



04、精神疾病会遗传吗?

是否会遗传,不能一概而论。

精神心理疾病的病因又是极其复杂的,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并且症状上的表现各有不同,精神疾病的遗传可能有多种原因,而不仅仅是基因。

所以至今为止,对于目前的科学研究来说,尚不能完全解释清楚。


目前已知的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躁郁症、重性抑郁症、自闭症、强迫症、焦虑症、多动症等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不能完全确定遗传方式。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