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可以不吃不喝,但不能不睡觉。有数据显示,人不吃不喝可以生存7天,但如果不睡觉就只能存活5天。根据2023年发布的《中国睡眠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存在睡眠障碍的人数高达5.1亿。
睡眠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2024年世界睡眠日即将到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人人共享”,从主题我们不难看出,睡眠不是人人享有,高质量睡眠来之不易。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更注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是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经常性失眠会对人体产生“报复性”的危害。
01
视力下降
失眠最常见的负面影响就是视力下降。头天晚上失眠使得眼睛休息不够,调节晶状体的睫状肌因休息不足产生「痉挛」,从而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泪膜有助于成像,休息不足后泪膜变得不稳定,睑板腺分泌发生变化,引起视力下降。
02
免疫力下降
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关键之一,而失眠会干扰这个过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作为人体免疫力的主力军,通过充分的睡眠可以有效地帮助分泌,这也是感冒发烧的人嗜睡,需要多休息帮助机体恢复的原因。
那么,如何保障睡眠?
01
远离手机
褪黑素是影响我们昼夜节律,帮助我们入睡的重要神经递质,与光线息息相关。
光线强时褪黑素分泌少,光线弱时褪黑素分泌多,手机屏幕的光线含有大量蓝光,睡前长时间玩手机可能会让身体以为还在白天,导致我们无法累积足够的褪黑素轻松入睡。
另外,手机里纷杂的内容也会使大脑保持极度「兴奋状态」,让我们久久不困,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02
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要保障良好的睡眠质量,需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这包括了安静、凉爽、通风良好的卧室,柔软舒适的床上用品,以及合适的枕头。
这些因素能够帮助人们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从而提高睡眠的质量。
03
摒弃杂念
「摒弃杂念」也是保障良好睡眠的关键。
在入睡前做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听柔和的音乐或进行瑜伽放松,有助于释放压力和焦虑,帮助人们迅速入睡。
保持作息规律也非常重要,这意味着每天固定的起床和就寝时间,帮助身体调整生物钟,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04
规律饮食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吃太多或太少,避免在睡前吃过多的高脂肪食物或者刺激性食物,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经常性失眠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除了影响「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人类将近三分之一的生命都在睡眠中度过,因此,保障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关注自身的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以此保障睡眠质量。
为了帮助大家更方便的治愈心理,作为医保定点机构,我院推出百万医疗公益援助计划,最高可申请30%的报销,有需要可凭借医保卡、学生证、工作证、贫困证明等证件,预约申请。
注:图片素材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