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3月21日,也是世界睡眠日,是全球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而确立的日子。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在这个节奏不断加快,压力不断倍增的时代,吃不香,睡不好,不想动却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常态。
“我吃褪黑素就能睡,不吃就睡不好”
“我这么年轻就吃安眠药,我不想吃了”
“我吃了十几年安眠药了,换着吃了很多种,现在吃着都没什么用了”
这些是患者来到诊室最经常对我说的话。
睡眠,是我们身体的本能,是我们人类与大自然数千年来不断契合不断进化的结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我们烙印在基因里的习惯。所以,失眠不应该是一种疾病,它只是我们违背自然规律(熬夜晚起)、外界环境繁杂(噪音、灯光、电子设备)、内心世界烦乱(工作压力,心事重重),导致我们身体的这项本能受到了影响,或是睡不着,或是醒得早,或是睡得浅。
所以,我们应该有充足的信心,只要我们改变作息和环境,调节自我情绪,再加上药物的适当引导,我们一定能恢复我们的这项本能。
1、失眠的根本——阳不入阴
《黄帝内经》有言:“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这段话是指导我们中医治疗失眠的重要法门。它的意思是,入夜之后,自然界的阳气已尽,阴气旺盛,人的阳气也应入于阴分,所以能够安静的睡眠;到黎明时自然界阴气将尽,而阳气渐盛,人体的阳气也渐出于阴分,人就会清醒。成人年气血旺盛,营卫运行正常,因此成年人白天精神饱满,晚上睡眠质量好。与之相反的是,老年人气血衰,营卫运行失调,昼不行于阳,夜不行于阴,因此老年人白天精力不足,晚上睡眠不佳。
2、阳不入阴的原因
阳不入阴有可能是因为有邪气逆乱于五脏六腑,迫使卫气留于阳,不得行于阴,导致在表的阳气偏盛,阳脉气机不盛,易阴虚,所以不能闭目入睡。也有可能是因为痰、湿、郁、食、瘀等病理物质阻碍阴阳之间的通路。或者老年人气血衰,营卫运行失调。
《灵枢·邪客》:“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灵枢·营卫生会》:“老者之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暝。”
3、阳不入阴的分类
从上面对阳不入阴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阳不入阴的三种分类:阳病、阴病,通路不畅。
(1)阳病:阳强不入阴,或阳弱不能入于阴,阳强则热盛,阳弱则虚寒;
(2)阴病:阴盛则拒阳,或阴弱则不能纳阳,阴盛则寒实,阴弱则阳浮;
(3)通路阻滞:可能是因为痰、湿、郁、食、瘀等病理产物阻滞阴阳沟通的通路。
由于篇幅有限,在此笔者仅对上面三类情形,各举一例说明(以下内容请勿自行对号入座,处方用药请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1、阴病——肝血亏虚,血不养魂
此种类型以女性多见。肝藏血、肾藏精,男子以肾为先天,女子以肝为先天,因此肝血亏虚多出现在女性,也更容易影响女性。
这类失眠的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睡眠变浅,时醒时睡,梦多,做梦内容多为稀奇古怪之事,并伴有一系列肝血亏虚的表现,如视力减退或眼睛干涩(部分人曾在眼科诊断为干眼症)、脸色较差、心慌心悸、易生闷气但不与人激烈争吵、手指麻木、月经量少或过多,甚至部分人有贫血史。
治疗:虚则补之,对于此种类型中医会采用养血安神的治疗方法,如酸枣仁汤、归脾甘麦大枣汤等。而笔者多选择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桂枝汤功能调和阴阳,四物汤为补血第一方,配合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多数患者服用3剂即可感觉睡眠明显改善。
2、阳病——肝火扰心
此类失眠的主要表现是毫无睡意,难以入睡,甚至彻夜难眠,睡眠多有噩梦,伴有肝火旺盛的表现,如急躁易怒,易与人争吵,口干口苦,头晕或头痛,耳鸣。
治疗:实则泻之,对于此种类型失眠采用清肝泻火,镇心安神的治疗方法,代表方为龙胆泻肝汤,本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十味药物构成,功能清肝胆实火,利肝经湿热,火去则神安。
3、通路阻滞——瘀血阻滞
此类失眠的主要表现在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有形象的描述:“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意思是,晚上躺在床上,总是无法安定,一会就坐起来,坐了一会又想睡觉,躺下去又睡不着,如此反复,一刻都不得安宁。通常伴有血瘀的系列表现,如口干但不想喝水,舌头颜色暗淡,舌下静脉黑紫甚至曲张,皮肤干燥甚至呈鱼鳞状,身体有某个固定部位疼痛甚至刺痛。
治疗:活血化瘀,解郁安神是这类失眠的主要治法,代表法:血府逐瘀汤。本方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柴胡、枳壳、牛膝、桔梗、甘草十一味药物组成,既能行血分的瘀滞,又能解气分的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可生新,血府逐瘀汤为王清任所创,本方虽无一味安神药,却是临床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良方,正如王清任所言:“夜不能睡,用养血安神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中医治疗失眠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经验总结,如果您饱受失眠的折磨,不想再依赖安眠药物,不妨前来试试。今天不仅是世界睡眠日,还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日子,希望大家也能阴平阳秘,每天酣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