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退热药的使用

郑炳升医生 发布于2024-12-25 12:48 阅读量4366

本文由郑炳升原创

1.  关于发热的定义:

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0℃或腋温≥37.5℃ 定义为发热。肛温一般用于新生儿体温的测量。近年来,耳温检测的快速便捷性,逐渐取代传统的腋温监测,耳温≥37.8°C,提示发热。


2. 退热药使用的目的:

根本目的是减轻发热所致的不适,即改善舒适度,而不是单纯恢复正常体温。某些特殊情况下,积极降温能保护脏器功能。


3.  什么情况下使用退热药:

≥2月龄、腋温≥38.2℃,或因发热导致不舒适的患儿,予退热对症治疗。

<2月龄,理论上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物。


4.  如何选择使用:




5.退热药无效怎么办?

退热药物使用,起效时间一般30-60分钟,体温下降一般在1-2小时,一般持续作用时间为4-6小时,如仍高热不退,不建议短期内重复多次使用退热药物,至少间隔4小时以上,期间可以辅以恰当的物 理降温措施,如退热贴、温水浴、减少衣物、降低室内温度等。


6.发热什么情况下得马上就医?

① 3月以下的小婴儿出现发热,应当重视。

② 如患儿出现精神不好、精神淡漠、对外界刺激反应不正常、嗜睡、频繁呕吐、抽搐、皮肤苍白、皮肤弹性差、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呻吟、尿少等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