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曾疑惑,为何一些抑郁症的孩子会选择自残这种极端方式来应对内心的痛苦?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第一,寻求关注与理解。抑郁症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和被忽视,他们可能觉得没有人真正理解自己的痛苦。自残行为,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激烈的方式,试图引起家人和朋友的关注,希望有人能看到他们的困境,给予关心和支持。
第二,缓解内心痛苦。抑郁症带来的强烈负面情绪,如悲伤、绝望和焦虑,常常让孩子难以忍受。他们可能觉得通过身体上的疼痛,可以转移或暂时缓解内心的痛苦,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应对机制。
面对孩子的自残行为,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如何应对?
第一,保持冷静与理解。发现孩子有自残行为时,家长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指责或惊慌失措。要表达关心和理解,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被接纳。
第二,寻求专业帮助。尽快为孩子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进行评估和治疗。同时,加强亲子关系,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抑郁症的自残行为背后,是孩子对关注和理解的渴望,以及对内心痛苦的无奈应对。家长和教育者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希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