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门诊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病人描述腰部突然 “扭” 了一下的情况。这种扭伤往往会导致剧烈的疼痛,使得患者只能屈身侧卧,腰部无法挺直,甚至不敢有任何动作,害怕别人触碰。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会被诊断为急性腰肌扭伤或腹肌损伤。
然而,并非所有的急性腰扭伤都是腰肌或腹肌损伤,还有一种类型的腰扭伤是腰椎关节滑膜嵌顿,也称为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俗称腰椎小关节紊乱。
01
腰椎小关节
腰椎由前方椎体和后方附件构成,后者包含重要的小关节。这些小关节连接相邻椎骨,由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与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组成。关节面覆盖软骨,减少摩擦;周围关节囊内衬滑膜,分泌滑液,润滑关节,保持灵活性。这些结构共同维护腰椎的稳定性和活动性。
02
腰椎小关节是怎么紊乱的?
1、急性腰椎小关节半脱位
剧烈运动或不当腰部活动可能导致腰椎小关节超范围运动,引发急性半脱位和关节绞锁。应及时就医,避免进一步损伤。
2、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
腰部闪扭、前屈或旋转时,小关节间隙可能张开,内部负压增大,滑膜易被吸入关节腔内。关节活动时,滑膜可能被卡住,引发滑膜嵌顿,导致疼痛和活动受限。
3、不良生活习惯对腰椎的影响
长期不良坐姿、超重、潮湿寒冷环境等因素,会逐渐加重腰椎小关节负担,导致错位和紊乱。保持良好的坐姿、控制体重、避免潮湿环境,对腰椎健康至关重要。
03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表现
1、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常见于腰部扭伤后,表现为剧烈腰痛、痛苦表情、活动受限和对他人搬动的恐惧。患者腰部僵硬,需手扶保持稳定,活动时疼痛加剧,但少有下肢放射痛或麻木。
2、体检时,可发现腰部肌肉紧张、紊乱小关节处压痛,可能伴有腰部侧弯。抬高受压关节同侧下肢可引发腰部牵扯痛,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腿抬高试验鉴别。
3、这种紊乱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保持良好坐姿、控制体重、避免潮湿环境有助于预防腰椎问题。
04
常见误区
1、腰椎小关节紊乱常被误认为腰椎间盘突出,但两者症状有所不同。腰椎小关节紊乱主要表现为固定位置的腰痛,弯腰不受限,而背伸时疼痛加剧。相比之下,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一侧腰臀腿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弯腰时疼痛减轻,背伸时下肢症状加重。
2、腰椎小关节紊乱与腰肌劳损也有区别。急性腰肌损伤多表现为胀痛或酸痛,压痛点主要在骶棘肌及腰骶部,按压后感到舒适,活动后疼痛减轻。
3、梨状肌综合征与腰椎小关节紊乱也不同。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无明显腰痛,但臀部疼痛严重,活动时下肢放射痛加重,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卧床时疼痛缓解,晨起时疼痛加重。
05
治 疗
保守治疗腰椎问题可采取多种方法:改善生活习惯,比如纠正不良姿势、保持腰部温暖;使用腰部支具减轻压力;局部理疗促进血液循环;针灸和推拿缓解疼痛,腰椎的正骨调筋手法对此类扭伤效果非常好。
药物治疗方面,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可用于减轻炎症和水肿;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巴氯芬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这些方法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微创介入治疗:
1、可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将消炎镇痛药物精准注入小关节周围,迅速消除炎症和阻断痛感,效果显著。
2、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利用射频电流在可视化技术(如超声、X光或CT)引导下,使神经组织达到一定温度,选择性阻断痛觉神经纤维,解除神经卡压,有效缓解关节突源性腰痛。
06
如何预防腰椎小关节紊乱?
平常应加强对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增强腰肌的稳定功能,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
避免久坐久站,避免腰背部受凉,可选择坐硬椅子加靠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