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非洲语:抽搐、痉挛;西班牙语:是形容患者由于发烧、关节痛和走路的步态有些像装腔作势的样子)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它是一种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常见于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登革热的症状
典型症状
• 发热:首发症状多为突然高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通常持续3~7天。
• 疼痛:感到“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与骨关节痛,全身乏力。
•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喝多了吗?)
• 皮疹: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为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 出血: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或粘膜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重症登革热
症状包括严重腹痛、持续呕吐、呼吸急促、牙龈或鼻出血等。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如何预防登革热?
减少伊蚊孳生
• 封:封盖储水容器、下水道砂井。
•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排清积水。
• 清:翻盆倒罐,清除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轮胎、易拉罐等积水容器。
防止蚊虫叮咬
• 穿长袖衣裤,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
• 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
• 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早上和傍晚)在户外阴暗处逗留。
登革热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及时发现并发症和保护好重要脏器功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结语
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医疗干预,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其传播和影响。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警觉性是防控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