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疾病?

任昊医生 发布于2024-04-29 12:13 阅读量4340

本文由任昊原创

74岁的李奶奶(化名),3年前体检时发现双侧颈动脉狭窄,平时没什么不舒服,所以就没管。

最近一周,李奶奶头晕,走路像踩棉花,脚麻,还有耳鸣。

家里人不放心,到处打听,得知深圳大学总医院有专门的血管外科,还有全国知名的血管外科专家。于是家人带着李奶奶,慕名赶到深圳大学总医院。


图片发自160App

在血管外科门诊,医生询问病史,得知李奶奶的基础疾病有高血压,平时没有规律服药,控制不好,查体发现两侧的颈动脉搏动减弱,听诊有明显的血管杂音。

结合之前体检结果,初步诊断为"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和闭塞",收治入院。

入院后,李奶奶做了颈动脉增强CT检查,血管斑块很明显。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中这些白色的形状就是钙化斑

医生告诉李奶奶及家人,头晕是由于颈动脉重度狭窄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而且左右两侧颈动脉狭窄都比较严重。由于李奶奶的颈部血管斑块钙化严重适合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由于颈动脉钙化斑块严重,术前检查时医生常规为李奶奶评估了心脏血管,果然发现冠状动脉也有严重的钙化及狭窄。


图片发自160App

当医生把情况告诉李奶奶和家人的时候,家人充满了疑惑:

"我是来看颈动脉的,怎么心脏血管也有问题,是不是搞错了?"

面对患者的疑惑,血管外科医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没搞错,正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了颈动脉和心脏冠脉的问题。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被称为"斑块"的脂肪沉积物蓄积于动脉中。此病是大多数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原因。


图片发自160App



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全身各处的动脉。根据受累动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

颈动脉疾病:累及颈动脉(将血液输送到脑部)的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卒中,如下图。


图片发自160App



冠状动脉疾病:也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累及冠状动脉(将血液输送到心肌)的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胸痛,导致心肌梗死。


图片发自160App

冠状动脉血栓及斑块造成动脉闭塞示意图

肾动脉狭窄:累及肾动脉(将血液输送到肾脏)的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高血压或导致肾脏疾病。

四肢动脉疾病:累及将血液输送到手臂或腿部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常常在行走时会出现腿部疼痛、发凉、麻木感。


图片发自160App



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造成伤害的?

有2种方式:

1、斑块变得过大,向特定部位的血流减少,造成血供不足部位出现症状,如疼痛。

2、斑块可破裂,此时,可在动脉内形成血凝块,并阻塞远端组织的血供,即发生脑卒中或心肌梗死。

李奶奶和家人听了血管外科医生详细的解释,终于明白过来。

"哦,原来全身血管是一套系统,这里的血管出问题,其他地方的血管可能也会出问题的,所以要注意筛查"。

疑虑打消,在血管外科医生、心内科医生及麻醉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李奶奶顺利完成了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


图片发自160App



手术结束后,把取出的颈动脉斑块拿给李奶奶家人看时,大家都吓了一跳,"如果这么大的斑块掉到脑子里,那不是要偏瘫或者没命了嘛!幸亏现在取出来了,真的感谢深圳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的医生们!"

李奶奶术后恢复良好,准备去心内科进一步治疗心血管狭窄的问题。

深大总院近期也连续接诊了几例类似的情况。

一位老大爷,以前有高血压病史,这次因为走不动路,下肢疼痛来看病,诊断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完善术前检查的时候,发现肾动脉狭窄,最后在微创治疗下肢动脉的手术过程中,也把肾动脉狭窄也一起治了,患者高血压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一位阿姨,因为颈动脉狭窄入院,术前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完成颈动脉手术后,去心内科完成了冠脉支架植入,预防了冠脉狭窄发生急性心梗的可能性。

哪些人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包括以下情况:

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血液中的一种脂肪)水平较高

存在高血压

存在糖尿病

吸烟

饮食不健康

超重或极少运动

父亲或母亲在50岁前患动脉粥样硬化(遗传)

动脉粥样硬化需要接受检查吗?

需要。

患者可能有特定类型的动脉粥样硬化(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动脉疾病或外周动脉疾病),则会被安排检查。

另外常常会进行"血脂检查",以测量不同类型脂肪和胆固醇的血液含量。LDL﹣胆固醇也称"坏胆固醇",是其中最重要的指标。


图片发自160App


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问题这么严重可以预防吗?

答案是可以的。

为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相关问题的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图片发自160App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平时要注意体检,及时筛查出重要脏器血管可能存在的斑块造成狭窄,防止梗塞或栓塞事件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类似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本文由深圳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集体创作,作为医学科普宣传用途,欢迎转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