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心情不好 | 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你详解

邱建国医生 发布于2023-05-10 15:59 阅读量284

本文转载自重庆临江门精神心理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谈一谈抑郁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抑郁这个词“火出了圈”,从生而为人,抑郁逐渐从一个疾病名称演变为了一种符号。
和其他疾病相比,抑郁症的门槛或许相对“较低”,有的人会因为一时的情绪低落就把自己和抑郁画上等号。
虽然抑郁的确跟情绪有关系,但是,我们并不能简单地把抑郁的情绪等同于抑郁症。
随时都在吐槽,随时吼着抑郁、吼着天都塌了的人,可能不一定是抑郁症。
反而有些性格外向,在大家前表现得开开心心的人,却可能早已抑郁缠身。
抑郁症是一个发生率较高,较普遍,但隐藏很深的精神疾病,它会影响人的感觉、思维以及行为,并可能导致各种情绪和身体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总数为3.22亿例,患病率约为4.4%。在男女分布上,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在15~19岁的青少年人群中,男性患病率约为3.1% ,女性患病率约为4.6%。而在我院所接待过的患者中,最小的抑郁症患者才8岁。
在专业上,抑郁症其实是一大家族,它包括了:
  • 季节性抑郁

  • 产前/产后抑郁
  • 月经前抑郁
  • 神经衰弱一样的抑郁
  • 多愁善感的抑郁
  • “神经兮兮”的抑郁
由此可以看出,抑郁症的症状有很多,并且每个人的表现可能都不尽相同。

下面这些是抑郁症的表现,不仅自己可以感受到,身边的朋友也可能发现这些变化:

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自己觉得感到悲伤、空虚、无望。

没有故意减肥或增重,体重却有明显变化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

容易激惹、烦躁,或者反应迟钝、发呆,坐立不安

几乎每天都在喊累,疲劳、疲乏或精力不足

感觉自己没价值,或过分的感到内疚,甚至有点“无中生有”

反复不自觉地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某种自杀企图

两大核心症状

如果出现下面两种症状中的其中一种,就应该考虑抑郁的可能,尤其这种症状持续超过2周还不能缓解,就一定要引起重视。
症状1  持续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觉得悲伤、或闷闷不乐。
症状2  持续兴趣普遍的下降或缺失、或者愉悦感丧失。
根据量表中的问题,对过去2周的自己情绪进行评估。0、1、2、3代表的意义分别为:
  • 0=完全没有

  • 1=好几天
  • 2=有一半的天数
  • 3=几乎每天
选0为0分,1为1分,2为2分,3为3分。
量表总分 0~27分,其中0~4分为没有抑郁,5~9 分为轻度抑郁,10~14 分为中度抑郁,15~19 分为中重度抑郁,20~27 分为重度抑郁
PS:量表仅供参考,最终还要去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判断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应该在有资质的医院和医生中进行,已经明确诊断了抑郁症的患者、或疑似抑郁的人,可以在有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咨询师那里接受心理咨询。

①心理治疗

如果仅希望通过心理治疗取得好的效果,要求的条件是比较高的:
  • 能唤起患者本人有很强的自我改变动机;

  • 需要改变某些观念、行为、人际关系等;
  • 需要持续很多次的谈话;
  • 与治疗师的合作关系保持长时间稳定;
  • 自杀风险可控。
遗憾的是,在当前只有少部分抑郁患者会主动寻求系统的心理治疗。

②药物治疗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有很多,但一定要在精神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就目前治疗的效果来看,即使非常严重和持久的抑郁症,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大多数都会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③物理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在医院抑郁症还有物理治疗的选择。
近年来,国内外权威的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也具有明确的效果。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医学科学的发展将人类的平均寿命提高了一倍,但我们始终无法将生命的喜悦、幸福和满足也提高一倍。
我们逐渐认识到,生理疾病无法自主控制,其实心理疾病也是无法自主控制和负责任的。
所以,生而为人,不必道歉,得了抑郁症,也不必羞耻,好好生活,万物可爱,人间值得。


“精神心理健康

咨询预约通道”



精神心理疾病发现后一定要及时寻找专业医院进行诊疗,以免错过最佳看诊时间。


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咨询:

1、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咨询;

2、直接拨打热线咨询电话:023-63838120;

3、如需预约,请点击下图 “预约挂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