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四肢骨折比较多见,因儿童骨质特点:有机质含量远高于无机质,因此一旦损伤,往往易出现青枝骨折,即骨折存在,但移位不明显,往往对线差一些,如同树枝折弯了一样。此时患儿往往能活动,甚至可行走,但跛行等功能受限还是存在的,疼痛往往是最明显的表现,极易漏诊,家长往往容易忽略儿童的主诉或儿童因怕家长责备而选择隐匿自己的外伤史。如果移位明显则诊断很容易。诊断是治疗的前提,但经过比较困难的过程而确诊后,如何选择治疗方法,这是家长十分头痛的事!
一般认为对长管骨骨折,儿童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概率要高些,尤其是上肢骨折,对下肢骨折,尤其是股骨骨折,手术的概率相对较高,要注意根据医生的建议去选择;而对关节内骨折,即儿童长骨两端有骨骺存在,这是骨生长的来源,一旦损伤,可能影响儿童肢体的生长与发育,必须更加小心!由于骨骺损伤轻重不一、移位程度有异,一定要理智地对待,切莫为了选择保守治疗而反复进行手法复位,这将可能加重其损伤程度。对于此类损伤,采取手术治疗的概率相对要高一些。当然儿童骨折如遇高能量损伤,如坠落伤或车祸伤等,一定要十分关注是否同时存在内脏损伤,因为这将危及生命。
总之,儿童四肢损伤必须高度重视,切莫大意!儿童是祖国和家庭的未来,预防损伤更为重要,要教会儿童预防意外伤及遇到事情如何应急处理,当然社会应关爱儿童。只有这样,儿童才可能得到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