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睡着以后,麻醉医生在做什么

宿颖岚医生 发布于2025-02-26 08:39 阅读量1458

本文由宿颖岚原创

今天去随访手术以后的病人:“马阿姨,现在感觉怎么样啊?”

马阿姨说:“感觉挺好的。我就是想不通,手术的时候,医生和我说着话,我怎么就睡着了。等我醒过来,手术都做完了。”

我说:“马阿姨,那是麻醉医生给你打麻醉药了。”

马阿姨感到很惊奇:“哦呦,就打那么一针,就可以一直到手术做完我才醒吗?”

我说:“马阿姨,麻醉可不是打一针那么简单的。我给您说说,您睡着以后,麻醉医生都要做些什么吧。”

“要让患者安全平稳的睡着,麻醉医生要依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以及手术类型,精确计算所需的麻醉药物剂量。整个手术期间,麻醉药品通过静脉、呼吸等通道进入患者的身体,维持手术需要的麻醉深度。麻醉医生全程管控这些药物,就像为一场高难度的烹饪调配独家调料,多一分则可能带来极大风险,少一分又无法达成麻醉效果。患者睡着以后,麻醉医生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就是观察您的生命体征:心率是否平稳、血压有无骤降、呼吸频率是否正常。此时,麻醉医生变身成了生命体征的 “守护天使”。他们坐在摆满各种监测仪器的工作台前,双眼紧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心电图上起伏的电波,那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写照;血氧饱和度曲线,如同氧气供应的生命线;血压数值的实时更新,反映着体内循环的动态……。每一秒,这些数据的微小波动都逃不过他们的慧眼。比如:心率突然变化,可能暗示患者出现应激反应、神经反射或是失血过多,麻醉医生需迅速排查原因,或是调节麻醉深度,或是提醒手术医生关注术中出血情况,必要的时候给予相应的药物处理。”


“与此同时,麻醉医生还是气道管理的 “超级卫士”。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维持气道通畅至关重要。他们会熟练地为患者插入气管导管,这根小小的管子就是患者呼吸的 “生命通道”。在手术过程中,时刻留意导管是否移位、有无痰液堵塞,一旦出现堵塞风险,及时运用吸痰技术清理气道,确保每一口新鲜空气都能顺畅地进入患者肺部。”

“不仅如此,麻醉医生还得兼顾患者的体温管理。长时间的手术暴露、大量输液等因素,容易让患者体温下降,引发凝血功能障碍、术后感染等诸多并发症。他们会采用加温毯、加温输液装置等 ‘保暖神器’,像呵护襁褓中的婴儿一般,让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体温异常升高,则提示患者可能发生意外或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致死率极高的‘恶性高热’,需要立即终止手术,进行抢救。”

“如果手术当中发生意外,需要急救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由麻醉医生主导,指挥大家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地进行抢救。因此,麻醉医生有权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决定手术是否能够继续进行。至于患者术后是回病房治疗,还是送到重症监护室(ICU)治疗,麻醉医生都是有话语权的。”

“在手术结束以后,麻醉医生需要让患者安全地从麻醉沉睡中苏醒。这个时候,麻醉医生就像是飞机着陆时候的飞行员,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听我说完,马阿姨感叹:“麻醉医生好重要啊!”

“马阿姨,不仅仅是麻醉医生重要,一台手术能顺利完成,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配台的护士,手术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为了大家的健康,医院里有很多的幕后英雄在默默地守护。”

“感谢你们哦!”

在马阿姨的感谢中,我走向下一个病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