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院的全科门诊,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患者在服用叶酸。有的患者会疑惑:“医生,叶酸不是孕妇才服用的吗,我为什么要吃啊?”
事实上,如果患者血液化验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高,则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服用叶酸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01、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人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导致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之间有什么关系叶酸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维生素,因绿叶中含量丰富而得名,又被称为维生素B9,属于B族维生素。在我们的身体中,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推动剂”。
当体内叶酸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无法被正常代谢,导致其在体内堆积,使脂质沉着和血栓形成,引发脑梗死。因此,补充叶酸有助于降低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而预防脑梗死。
02、如何补充叶酸?
1、可以食用新鲜的绿叶蔬菜和水果。富含叶酸的蔬菜主要有菠菜、油麦菜、生菜、卷心菜等,水果中猕猴桃的叶酸含量比较高,其次为柿子、柚子、橘子、苹果等。
2、可以给予药物补充叶酸,包括叶酸、维生素B12等。有研究表明:单摄入高剂量叶酸,可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17%;摄入叶酸和维生素B12,可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60%。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大概了解了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为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预防,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合理健康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戒酒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