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疼痛难忍,原来是“柿子”惹的祸——温馨提醒正确食用柿子、山楂等水果

杨文亭医生 发布于2024-04-30 10:42 阅读量3648

本文由杨文亭原创

  山楂开胃、柿子软糯,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也被许多人称为“入冬必吃”三件套。面对红彤彤的山楂,金灿灿的柿子,没有人能抵得住美食的诱惑。然而病从口入,小心“胃石症”。

  几天前,我院胃肠镜室接诊了一位老大娘,因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反酸就诊,经无痛胃镜检查发现老人胃内有3块直径均超过10厘米的巨大结石,同时在胃体近胃角处有多处溃疡。正是这些“石头”引发了老人的各种不适症状。


图片发自160App



  如不及时将结石取出,会持续刺激胃粘膜,很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医务人员与家属沟通后,在内镜下为老人进行了碎石治疗,用圈套器将一个个“大石头”勒割成小块,从而让结石自然排出。

  经医生询问得知,大娘发病前曾空腹进食大量柿子,推测正是因此而导致了结石症的发生。


图片发自160App



01什么是胃石症?

  胃石症是指胃内产生结石,以植物性胃石最常见。研究证实,空腹吃山楂或柿子后,喝茶、饮酒及多进食增加胃酸的食物是胃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一般认为是因为柿子、山楂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而鞣酸蛋白能把柿子、蔬菜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形成胃石。


图片发自160App



02胃石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胃石形成后,大多数病人出现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一般呕吐量不多,可有咖啡色或血性物。

  由于胃石对局部黏膜造成的刺激和损伤,常并发胃溃疡、胃黏膜糜烂、幽门梗阻、肠梗阻,30%的病人可在上腹部触及活动性包块。


图片发自160App



03胃石症的治疗有哪些?

■药物治疗

  对于植物性胃石,予以碳酸氢钠片(苏打)片、质子泵抑制剂口服5-7天,使其“软化”,便于粉碎,绞碎后石小者可自行排出,大的须从胃内取出,以免排入肠道后引起肠梗阻。

  部分植物性胃结石可以通过可乐溶解,因可乐为一种碳酸饮料,可以软化胃石,释放二氧化碳促进胃石的分解。

内镜下碎石

  可以在镜下用活检钳咬割、钳切、捣击、穿刺破坏胃石包膜或外壳;也可利用内镜手术刀反复剪断胃石包膜和结块。

  或在内镜下用圈套器,套切石体,勒割成碎块,让其自然排出。

04胃石症的预防

  ■避免空腹进食大量柿子、黑枣、山楂等,积极治疗胃肠动力性疾病以防胃石再形成。

  ■食用柿子等容易引起胃石的水果时,不宜同时饮过热、过多的水。

  ■不要在空腹的情况下吃,不要在睡前吃。

  ■不要同其他含酸性的水果一块吃,如桔子、猕猴桃等。

  ■吃山楂、柿子前后不要吃含蛋白高的食物,如鱼肉蛋类等。


图片发自160App



  为了身体健康请您合理膳食、科学饮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