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光照强度增加,气压降低且变化速度比较快,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易产生心情烦躁和精神消沉,还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及睡眠质量,引起情绪波动、失眠等,是精神疾病复发的高发期,约占全年复发率的70%以上,甚至有“菜花黄,人发狂”的俗语。
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的复发常见于以下几种人:
1、不遵医嘱服药的患者。因未按时按量服药或私自停药,引起疾病复发的概率是坚持服药治疗的5倍多;
2、40岁以上病史较长的患者。由于病情经常反复复发,患者和家属会产生消极情绪,焦虑、烦躁、悲观失望、暴躁易怒等,甚至放弃治疗,致使患者不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治疗依从性差,导致疾病复发;
3、抑郁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更易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4、缺乏家人监护等社会系统支持的。面对反复发病的精神疾病患者,家人可能会感到厌烦,会表现出不耐烦,不尊重等态度,在这种环境下,也会导致病情复发;
5、生活、工作压力大的患者。“一年之计在于春”,生活、学习等可能会有新的目标和任务,方方面面的压力接踵而来,也可能引起病情复发。
如何预防复发?
1、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私自加减药或停药,尤其是在春季病情复发的高发期,必须坚持遵医嘱服药。
2、关心关爱患者。特别对于病史较长的患者,家属一定要有耐心,注意关爱、照护、监督患者,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鼓励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力所能及的劳动。同时,定期带患者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尽量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及时排解负面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减少心理损耗。可带患者走出家门,做一些户外活动,如踏青、放风筝、野炊、赏春景等。
4、关注患者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调节工作强度,忌烟酒、浓茶、咖啡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期,更是阳光灿烂、充满希望的季节。希望大家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