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总不舒服,又查不出病因?警惕躯体形式障碍在作怪!

杨文亭医生 发布于2024-04-27 09:27 阅读量3926

本文由杨文亭原创

“医生,最近3个月来,我经常浑身不舒服,有时候头疼,有时肚子不舒服,有时候肩膀疼、腿疼,身体非常难受,我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小Q在门诊焦急地诉说着她的痛苦。小Q是一名40岁左右的职业女性,曾经跑了很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分别在内科、神经内科、外科等门诊就诊,做了各种检验检查,始终没有查出大问题,医生也说没有特别的问题,但小Q感觉自己身体非常痛苦,小Q和家人都非常担心。

  像小Q这样的患者,在我院精神科门诊并不少见,这是典型的“躯体形式障碍”。这个名字您可能没有听说过,但其实患病率还不低呢。那么,到底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为什么得这个病,该怎么办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来看看这篇 “躯体形式障碍小科普”吧。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其实是一组疾病,它的疾病表现就是难以解释的躯体不适症状。患者因为这些症状反复到医院就诊,各种各样的医学检查正常结果和医生的反复解释都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候患者检查结果确实有些问题,也确实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这些检查结果并不能解释患者描述的痛苦程度。患者往往是在“束手无策”的内外科医生的建议下来到精神科,而在此之前他们大多已饱受疾病折磨数年。


图片发自160App



为什么会得躯体形式障碍?

  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其和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如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心理冲突、情绪表达方式不良等。患者可能存在难以识别的负面情绪或者长期过分的压抑,有些诉求表达不足,那么身体就代替了情绪的表达,成为患者情绪表达的主要载体,因此出现各种身体不适。


图片发自160App



得了躯体形式障碍该怎么办?

  • 首先要知道的是,躯体形式障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减少不必要的就医、检查及治疗,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医生有很多“手段”来对付这个“恶魔”。
  • 第一个“手段”:心理治疗。治疗师能聚焦于患者的歪曲认知、不现实的信念等,帮助其减轻躯体症状、降低躯体不适的频率,改善社会功能。
  • 第二个“手段”:药物治疗。部分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可能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有益;一些药物也会用于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合并的精神障碍(如最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

图片发自160App



生活中该怎样调节呢?

  1. 除了积极接受上述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外,在生活中,要学会通过心理层面来表达情绪。
  2. 比如识别、体察和描述自己的情绪,及时向家人和朋友倾诉,学会在生活环境中通过行为表达情绪。
  3. 比如运动、唱歌、哭泣等。或者通过书法、绘画、写日记、手工制作等文学艺术方式表达。
  4. 学会丰富生活,寻找兴趣爱好,主动创造积极情绪,获取生活乐趣,减轻对身体的关注。

图片发自160App

家人如果得了这个病,该如何帮助他呢?我们要明白,虽然查不出躯体疾病,但他的不适感是真实的,甚至比躯体疾病患者的不适感更强烈和持久,这种感受是非常痛苦的,并不是“装病”也不是“矫情”。所以,我们要理解及肯定患者的不适感,多倾听,少争辩,少说教。家人的支持和关爱是患者康复的强大力量。关于躯体形式障碍,您明白了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