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孩子最近出现了一些问题,自从上了高中之后,变得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不爱跟家长沟通,回到家之后就钻进自己的房间不出来,跟之前一点也不一样了。他这样万一不能坚持到高考怎么办啊?”
“我的孩子也是这样,回到家之后就抱着手机玩游戏,成绩一落千丈,原先还能在学校里排上名呢!”
“医生,我们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啊?他们还能好吗?”
前来咨询就诊的家长们经常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并苦于无解救之法。通过了解之后得知,这些孩子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处于青春期阶段。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现、父母与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怎样相处,今天就来为大家讲一讲。
1、身体变化:在青春期,孩子们经历了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如乳房发育和月经等性征开始出现。此外,青春期常伴随着皮肤问题,如痤疮和油脂分泌增多等。
2、情绪波动大: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有自己的想法,并且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感到沮丧或焦虑。
3、社交困扰: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进行深入思考,他们渴望独立和探索自我。与此同时,他们的社交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可能与家人的关系紧张,更多地依赖和受同伴影响。
在青春期阶段,大多数孩子会受到突如其来而又强烈的愤怒、沮丧、悲伤等情绪的支配,从而感到无所适从。这种情况下,他们常常选择自我封闭,不听不看不理会。而在这些孩子当中,只有少部分孩子能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无条件支持与帮助,从而冲破迷茫的桎梏,找到正确的人生价值与方向;另外的大多数孩子,甚至还来不及解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就已经被接踵而来的情绪淹没,并在这个过程中陷入迷茫。
情绪的波折起伏是处于青春期的固有特点,而孩子自身的弱小使他们无法承受又无力改变,对他们来说,逃避才是一件最容易的事情。
1、多沟通
2、给孩子适当的体验机会
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4、避免伤害自尊
5、多关爱
6、避免正面冲突
在青春期阶段,如果孩子能顺利获得尊重和不吝啬的赞美,他们会表现出更高的自主和自尊水平,具有更高的自我发展潜力,对外部环境也将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从而更自如地应对青春期的各种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