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女有别”,性别不同,不仅体现在外形上,患癌的可能也大不相同。
2022年8月8日,研究人员在《癌症》杂志上发表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癌症,男性患病风险是女性的两倍以上[1]。
在中国也存在相似的调查结果。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表明:男性患癌几率高于女性(207.03/10万 vs 168.14/10万),中国每年癌症患者中,约60%是男性[2]。
为什么男性更容易患癌呢?
我们将原因主要分为生物因素和生活因素。生物因素即因性别本身对男女身体状态不同的影响,生活因素即男性和女性在生活习惯上的不同。
生活因素
在大多数情况下,男性的生活习惯比女性更不健康,包括和癌症密切相关的抽烟,喝酒等。
烟草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之一,能引起至少16种癌症,全球30%的癌症死亡都和烟草有关。据统计,中国吸烟的女性成年人不到5%,但男性则达到45%左右。在吸烟人群中,男女平均每日吸烟分别为16.6根和12.8根[3]。
其次,酒也是一级致癌物,世界各地的研究一致证明经常饮酒会增加患口腔癌、咽喉癌、喉癌和食道癌的风险。每天喝大约50克酒精 (约5.3个酒精单位)的人患上述癌症的风险比不饮酒的人高两至三倍[4]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想是不是男性更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了更高的患癌率?
男女患癌几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生物因素,包括生理、免疫、遗传、表观遗传和基因组机制等。
1.生理
性激素在男女生理差异上起主要作用,包括了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不同激素在男女间存在“量级”的差别,女性体内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而男性体内则含有大量的雄激素。
男女之间不同的激素水平可以解释患癌率的不同。
例如,男性患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和肝癌的风险较高,这与他们高睾酮(雄激素主要以睾丸分泌的睾酮为主)水平有关。
而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更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雄激素在促进增殖细胞和抑制分化中的作用[5]。细胞的过度分裂增殖、成熟上皮细胞少就容易带来突变,带来更多致癌的风险。
相反,孕激素和雌激素可能与降低女性结肠癌发病率有关,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β(Erβ)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8]。
总的来说,大量的雌激素和与激素能够减少某些癌细胞的增殖,而雄激素的大量存在则起着相反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癌症更容易发生在男性身上。
2.免疫
从免疫学角度来看,女性体内更强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可以降低癌症易感性。
简单来说,就是女性天生有更高的抵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更不容易被这些致癌因素伤害,也就更不容易发生相应的癌症。例如,女性对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等致癌感染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使得她们患肝癌和口咽癌的风险下降[6]。
3.遗传和表观遗传
癌症患病风险的性别差异也可能源于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
人的染色体有23对,其中决定男女性别的一对染色体,我们称之为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
简单来说,女性比男性多一条“X”,男性比女性多了一条"Y",这也导致了他们患癌几率的不同。女性多的X染色体上有几种重要的抑癌基因,而男性的Y染色体上没有,所有在这些抑癌基因所针对的癌种上,男性发病率更高[7]。
例如,X染色体上存在的抑癌基因WTX(Wilms tumor gene on the X chromosome),一旦WTX这个重要的因子受影响,可能促进wilsm 瘤(肾母细胞瘤)、白血病、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发展[9]。
总的来说,男性更容易患癌的原因,可能主要是源于性别不同的生物学差异,而不仅是吸烟、饮酒等生活相关的差异。既然先天因素不能改变,我们是否能通过提早筛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来降低自己的患癌风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