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要不要植骨???

孙仕晨医生 发布于2024-08-17 06:42 阅读量474

本文由孙仕晨原创


图片发自160App

牙槽嵴位点保存:守护口腔健康的秘密武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牙齿的健康往往被忽视,直到出现问题时才追悔莫及。其中,拔牙后的牙槽嵴保存是一个重要却常被忽略的环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牙槽嵴位点保存的那些事儿,让你了解这一口腔健康维护的重要技术。

什么是牙槽嵴位点保存?

牙槽嵴位点保存,又称拔牙位点保存,是在拔牙后或拔牙同期,通过植入生物材料以阻断或延缓牙槽骨吸收和软组织塌陷的一种外科程序。这一技术的核心目的是在拔牙后保持足够的骨量和软组织量,为后续可能的种植修复提供良好条件。

为什么要进行牙槽嵴位点保存?

拔牙后,牙槽骨会经历一个自然的改建过程,导致骨吸收。这一过程如果不加以干预,可能会使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显著减少,从而影响后续的种植修复效果。研究表明,拔牙后3个月内,牙槽骨的吸收速度最快,可达到50%的吸收量,尤其是颊侧骨板更为明显。因此,通过牙槽嵴位点保存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骨吸收,保护拔牙创口的愈合质量。

牙槽嵴位点保存的基本步骤

微创拔牙:首先,采用微创或无创的方式拔除患牙,减少对牙槽骨的损伤。

清理拔牙创:仔细清理拔牙创,去除残余的牙体组织、骨碎片和感染物质。

填入骨替代材料:在拔牙窝内填入自体骨、人工骨粉、骨生长因子等骨替代材料,以支撑拔牙窝,促进新骨形成。

生物膜覆盖:使用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的生物膜覆盖创口,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和骨组织的再生。

缝合创口:最后,缝合创口或使用自体结缔组织瓣对创口进行覆盖,以保护骨替代材料和生物膜,促进愈合。

牙槽嵴位点保存的技术与方法

Bio-Col技术:由Sclar提出,不翻瓣拔牙后植入去蛋白牛骨矿物质(即人工骨粉),表面覆盖可吸收性胶原膜,涂布组织粘接剂,并用马里兰桥支撑胶原膜。

软组织环切技术:如Jung所描述的,在不翻瓣的拔牙窝内植入骨胶原,用软组织环切技术切取腭黏膜封闭拔牙位点。

引导骨再生技术(GBR):通过生物屏障膜的使用,阻挡软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侵入,为成骨细胞提供一个有利的生长环境,促进新骨的形成。

牙槽嵴位点保存的意义

减少骨吸收:通过填充骨替代材料和生物膜的使用,有效减少拔牙后的骨吸收,保持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

缩短愈合时间:加速拔牙创口的愈合过程,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康复时间。

提高种植效果:为后续的种植修复提供充足的骨量和软组织量,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和美学效果。

结语

牙槽嵴位点保存是一项重要的口腔健康维护技术,对于拔牙后的骨量和软组织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你计划在未来进行种植修复,那么在拔牙时选择牙槽嵴位点保存技术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让我们一起守护口腔健康,让笑容更加灿烂!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