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夏秋季节腹泻高发

王知博医生 发布于2022-08-30 16:20 阅读量490

本文由王知博原创

夏秋之交是腹泻的高发季。接连的高温橙色预警和充足的雨水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腹泻是“吃进去”的疾病,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等污染了手或食物等,如果我们进食的蔬菜水果没有清洗干净、食物没有煮熟或者饭前便后不洗手,都有可能导致病原体进入肠道,引起腹泻。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预防腹泻,更加健康地生活呢?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急性腹泻成为夏秋季最容易发生的疾病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1.饮食不洁。患者可因进食细菌、病毒等腹泻病原体污染的食物,从而引起腹泻,尤其是食用一些没有完全煮熟的食物。

2.手部清洁不当。大部分的肠道病原体均可以通过手-口途径感染患者,从而进入肠道,引起患者腹泻。

3.贪凉。气温开始逐步下降,但有人仍然贪吃冰镇的水果或饮料,甚至长时间吹空调,导致肠道平滑肌收缩加强、痉挛,肠运动增快,进而引发腹痛、腹泻。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根据浦东新区传染病检测系统数据显示,乙类肠道传染病以细菌性痢疾为主,丙类肠道传染病以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为主。

1.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腹泻。菌痢全年都可发生,夏秋季多发,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易引起再次感染,且缺乏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一直以来都是威胁广大民众健康的疾病。

2.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病因,主要经粪口传播,也可随气溶胶进入呼吸道,进而导致消化道感染。秋冬季节发病率高,在新生儿中,轮状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并不显著,通常只是引起大便性状改变。但近年来研究发现,新生儿感染轮状病毒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累及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及肝脏等,甚至可危及患儿生命。

3.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引起成人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在儿童腹泻中是继A组轮状病毒之后第二位的诱因。儿童感染以呕吐症状为主;成人感染则以腹泻症状多见,24小时内可腹泻4-8次,为水样便。诺如病毒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尤其是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和水、触摸被污染的物体、接触患者,甚至是吸入呕吐产生的气溶胶。其传染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极易在密闭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游船等人群密集处或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感染甚至暴发疫情。

预防建议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1.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

1)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此外,要注意环境卫生的清洁与消毒。

2)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正确洗手可以减少腹泻的发病率,要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

3)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如需食用海鲜,务必洗净、煮熟和蒸透。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热透。

2.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劳累,预防感冒,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3.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

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4.宣传教育。开展广泛的卫生宣传教育,普及腹泻相关知识,动员全社会提高个体自我保护能力也是感染性腹泻防治的重要措施。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