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会随年龄的增加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的增多,血小板下降的风险升高。当老人发现自己血小板下降后需要同时注意是不是有白细胞和贫血同时存在。
如果有贫血同时存在,需要进一步行外周血细胞涂片看是不是有破碎红细胞存在,排除微血管病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NH、血管炎)和血管外溶血;如果患者同时有白细胞减少,需要排除老人是否有肝病、营养不良、脾大及其他疾病;如果有白细胞形态异常,需要排除细菌、病毒感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如果老人只是单纯血小板减少,需要排除有没有应用降糖药、降压药、抗生素等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根据不同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进行相应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根据病情选择激素、丙球、艾曲波帕等药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根据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情况选择免疫调节药物、艾曲波帕等药物,高危的患者酌情进行化疗;营养不良患者补充叶酸、维生素B12;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需要停用可疑药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