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现在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来说,家庭游戏的功能和意义远比生活在普通城镇中的孩子大,却远不如普通城镇的孩子们有机会进行这项活动。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孩子不是在“孤独”就是在“限制”中度过大多数的时间。他们很少有机会能够有自己选择的游戏时间和游戏内容。想一想小时候,有很多机会和小伙伴到野外去玩儿或者一起继续学校的游戏,这些游戏都是没有什么限制或者规则约束的,孩子有更多的自由探索和创意。孩子如果有更多的机会享受自由游戏,也将获得更多发展积极心态的机会。
在家庭中花专门时间来进行游戏,能帮助孩子享受到游戏的快乐,同时可以使家长有机会陪孩子成长,能有更多的机会把家长的说教变成教育的艺术。
一般情况是,家长认为家庭游戏就是陪孩子玩儿,或者给孩子时间玩儿。我个人的理解却不同:家庭游戏也是家长的游戏时间,并不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任务时间。大多数的游戏安排是,家长习惯于把时间划分成段,并分给相应的任务。在我看来,家庭游戏的时间安排可以更加随意一些,最重要的是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能够感觉到我们经常需要一个这样的机会。孩子享受这个时间会很容易,相反,家长却会感觉到困难或者不适应。因为,有很多时候家长是把这个时间看作是一个教育的机会,而且要完成教育的任务,因而生出一些困惑或者教育失败的挫折感在所难免。在我个人看来,家长可以把这个时间看作是自己放松的机会,和孩子平等的玩一玩,在玩儿的过程中尝试去探索、享受一下和孩子沟通的理解和默契。当然平等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把孩子看成成人,而是我们自己回到真实的童年。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孩子,最了解孩子,游戏会让你发现,我们并不是最理解孩子的人,很多地方我们和孩子不够默契。有时候,我们还会发现真的很难理解孩子的某些行为表现,例如,一贯乖巧的孩子怎么会在褃节儿上跟自己较劲儿呢?不过,游戏中是理解他们这些行为的最好时机。放下自己的一切工作,专心的和孩子嬉闹一段时间,甚至在这段时间您可以选择不被电话打扰。随着经常进行游戏,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密切而且发展出更多的默契和理解,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这需要一段时间完成这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因为我们和孩子成为平等的小朋友了,在游戏中彼此观察、互动,增进了相互理解,训练了默契。
在游戏活动中沟通,往往能够比我们正式地沟通更有效率。游戏中沟通可以让孩子处在最放松的状态下自然的流露真实感觉。而家长进入游戏同样有助于更恰当的表达对孩子的爱。可能开始尝试和孩子进行家庭游戏时,会让家长觉得不知道怎样开始,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和孩子玩儿喜欢的游戏,还可以就某个玩笑开始嬉闹。当尝试过开始游戏后,最难的可能是面对孩子的一些“坏脾气”或者破坏、捣乱行为,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被迷惑,认为不能继续游戏了,其实这是孩子在处理一些曾经让孩子苦恼的体验,家长仍然可以扮演小朋友继续平等的尝试怎样接纳和理解孩子的苦恼体验,不要认为是游戏中自己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孩子而终止,往往是因为我们的一些不起眼儿的行为诱发了孩子以前的痛苦体验,所以,看起来好像孩子很无理的闹脾气。当孩子宣泄过这些体验后会恢复愉快、积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