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理解人和帮助人,这其实是件辛苦的事情,但是,今天讲几件有趣的事情供大家乐一乐。
1、别以为咨询师是神一般人物。
在我刚入行接受咨询师培训的时候,老师说:我一直在做咨询师培训还不知道诸位的水平,现在的心理咨询师大部分都是有问题才学心理咨询师的。台下众人笑。有人趣谈,学习心理咨询,必备三个条件:有钱、有闲、有病。只有有病的人才能学好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学习时通常要拿自己的个人问题来练习实操,从而学习技术,还需接受督导。否则难免不出现“理论是理论,自己是自己”的结果。古有久病成医的话,在心理咨询师中,不乏久病想成医的人,痛苦太久了,就不但要救自己出苦海,还会产生一种救他人出苦海的情怀。不过,这也是病,而且是要看心理医生的病。
2、咨询师一不小心就扮演救世主
方新老师曾说:我就是现代跳大神儿的。即咨询师的意义和跳大神儿的人相似。这话,有玩笑意味,但对盲从于对咨询师的崇拜和仰慕而学习心理咨询的人,有帮他们破除迷信的效果,也提醒咨询师不要把自己培养成“神”或“专家”。这是非常中肯的警语。如果心理咨询师潜意识里或者意识里有未被处理的被尊重被崇拜的欲望,那么来访者就会成为来塑造咨询师成权威的人,让咨询师自认为是“神”或“专家”。实际上,心理咨询师是助人自助,一旦成为“救世主”不但帮不了来访者,还会让自己丧失专业性。
3、咨询室里谁说话多谁该交钱
有时候坐在心理咨询室里,还说不清谁是咨询师。有老师开玩笑说,如果咨询师在咨询时滔滔不绝的讲话,那么他该付给来访者咨询费。意思是说心理咨询的过程是心理咨询师跟随来访者、协助其探索,而不是教导来访者。假如咨询师个人成长不足,和来访者一起探索的过程,带入太多个人的见解或者价值观,或教育、引导来访者,这就偏离了咨询的专业性。咨询师最初的成长一方面来自导师的治疗,另外一个方面就来自求助者的治疗。而在咨询师的成长过程中,永远离不开研究如何帮助求助者的过程,这是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治疗。有位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说:“病人是我最好的老师”!咨询师的成长不能不感谢来访者。
4、谁求助谁是来访者
咨询师常常调侃的、很经典的一句话:“父母有病,孩子治疗!”确有实例。有位单身母亲一直带着智力发育不良的儿子奔走在各个帮助机构、访遍京城儿科、心理、精神科乃至教育专家,求助的过程使家长看起来俨然是一位专家,可以悉数点评各个机构、诸位专家,而且头头是道。但是没有一家令她感到满意,感到可以完全信任求助的,她慨叹自己命运多舛,带孩子多么艰辛、对国内的现状有多么不满!她说,各种学习训练这么久了,孩子还学不会系鞋带、不会使用碗筷……一段时日后,孩子学会了系鞋带、收拾玩具,却是通过给这位妈妈接受心理咨询实现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有心理问题,明白人都知道,是谁把孩子教出心理问题的。
5、心理咨询不解决现实困扰但减少现实困扰
一位失恋的小伙子打心理咨询电话求助,交往两年的女朋友要离他而去,尽管双方父母和自己都反对,但女友去意已决,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忙说服女友回心转意,小伙子问:“你能帮我说服女朋友吗?”心理咨询师答:“不一定!”小伙子失望:“那我还找你咨询有什么用!一个小时花好几百块!”心理咨询师告诉失望的小伙子:“虽然我不一定能帮你劝女朋友回心转意,也许我能帮你留住下一位女友不再弃你而去。”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探索心理动力对人的现实功能的影响,不解决现实困难而是解决现实困难背后的心理冲突。
6、得心病其实是有获益的。
一露阴癖频繁打电话要求咨询中心提供一位女咨询师给予治疗,并要通过电话约谈好条件后才肯见面咨询。咨询师被他露阴访谈的奇葩的条件难住,不敢应询。苦于频繁来电骚扰,某女咨询师应战。电话中男子告诉咨询师:我不在乎咨询费,但是咨询时我必须露出下身。女咨询师平静的回答:可以!你可以约好时间来咨询。不过我也有个要求,你可以露出你的东西,但是,什么时候放回去得我说了算才行。顿时电话另一端无语从此再无音讯。心理问题都伴有心理获益,既让来访者陷入困扰,也让来访者获得某种满足。露阴癖通过别人的紧张获得满足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