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来访者当中,有一类家长,可能他们会被说成是鸡娃妈妈,或者努力的家长,也可能会被认为是焦虑的父母,她们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即使坐在咨询室里和我访谈,他们也要留着一个眼神紧盯着玩耍的孩子,竖起一只耳朵像雷达一样扫描着孩子随时发出的信号。生怕孩子有任何的失误或者问题。
这样的家长非常的辛苦,她们承受着生活、养育孩子,乃至照顾老人的种种琐事、大事的压力、时刻准备着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有时候身心俱疲,却不得不拼尽所有力气继续扛起挑战。
他们痛并满意的生活着。可能很多人包括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们在下意识的追求着这种高压力下付出努力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他们掩饰了内心的无用、无力感,让他们感觉自己有价值,虽然痛苦,但是痛苦意味着自己尽力了,争取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让自己觉得有价值,起码不后悔。这真是超越能力极限的努力啊!其中的不易,辛苦,恐怕自己都难以直面。
但是,他们因为孩子遭遇的困难,忧虑懊恼、烦躁不安;他们也因为孩子制造各种麻烦,失误不断,束手无策、焦虑暴躁;他们用尽所能教导孩子,最终却发现孩子问题越来越严重。往往家长自己无法觉察到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自己宣泄焦虑情绪的方式紧紧的纠缠在一起,相互刺激强化:家长因为孩子的问题而焦躁、指责、愤怒,表达释放一部分焦虑情绪,孩子也因为受家长焦虑的干扰而无法理性应对失误,从而问题更加严重。亲子之间的麻烦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很多家长以为,帮助孩子解决了问题,自己也解脱了,可真相是,家长自己先从焦虑中解脱,才有可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我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曾经和很多家长一样,无法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当家长紧紧盯住孩子,尽心努力的帮助孩子“健康”“优秀”的成长时,自己越努力就越替代和压制了孩子自己的成长动力,家长过多的关注和过度的教育,本身就是自己生活焦虑的表现,这本身是在自己心里焦虑的驱动下,干预孩子成长,而不是基于孩子成长的节奏,可能是揠苗助长,也可能是投射了自己的焦虑,不信任孩子可以优秀的表现。如果我们觉察到这个因果联系,我们也可以理解孩子陷在其中也有太多的无奈、无助、隐忍压抑的痛苦,太不容易了!
焦虑状态下的人都有一个共性的表现,那就是闲不住,又不知道做什么,所以,经常会该睡觉的时候睡不着,在厅堂里走来走去,或者不停的手机刷屏,看八卦,就像闲的没事找事,聊以自慰,转移焦虑。当家长把自己的焦虑无助转移到成功教育孩子上,变成一种务必让孩子优秀、成功的执念时,这本身就是一种很辛苦的状态,只有当家长看到自己生命中一向所承受的辛苦来自内心的焦虑时,才会觉察到自己鸡娃而娃又令人抓狂的真正原因。
作为家长,我们是不是该觉察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直面一下自己惨淡的人生中那些时刻笼罩着的心头的焦虑?停下慌乱无序又无效的行动,细细觉察、反观自己的内心感受呢?当家长这样做的时候,对孩子来说也是特别好的示范和引导。
与其给孩子治疗,不如和孩子一起接受心理探索吧!欢迎关注我,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心理探索和心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