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因子多巴胺,2023年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
流行语:多巴胺××
多巴胺,大脑的"奖赏中心"
多巴胺,一种由脑内分泌的传递快乐、兴奋、情欲、感觉的神经递质。
多巴胺影响我们的认知、决策、情绪、行动等多方面,对我们的健康、幸福至关重要。
爱情
你眼中的爱情:
互相钦慕、两情相悦、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的不朽感情......
真相:
只是恋人们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作用的结果。
上瘾
你眼中的上瘾:
真相:
吸烟、游戏、吸毒都可增加多巴胺分泌,使人感到开心、兴奋,从而令人产生依赖。
快乐
你眼中的快乐:
真相:
是多巴胺的分泌让你感到快乐。所以,多巴胺还可治疗抑郁症。
多巴胺xx系列
主打一个“快乐”
2023年,智商超高的年轻人,流行起青春靓丽的“多巴胺穿搭”......
用五彩斑斓、缤纷明亮的穿搭方式,“把快乐穿在身上”。
“多巴胺穿搭”走红后,
其引申的“快乐因子”含义,被大家发扬光大,运用到不同方面:
“多巴胺景区”“多巴胺漫步”“多巴胺饮食”“多巴胺休假”......
形成了多巴胺xx系列,让这个学术名词变成了2023年流行语。
多巴胺与帕金森症
多巴胺不足时:
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
严重时令人手脚不自主地震动,或导致帕金森氏症。
科学研究认为:
多巴胺有助进一步医治帕金森症,方法在于恢复病人脑内多巴胺的水准及控制病情。
针灸与多巴胺
确有科学效果、令人愉快的治病方法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针灸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影响我们的运动、学习、记忆、情绪等。
针灸可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因而,针灸在解决病痛的同时会带来一种愉悦感。
在治疗时,针灸可实现对多巴胺的双向调节,既可治腹泻又可治便秘,既可治失眠又可治嗜睡,既可兴奋又可抑制,而且无毒副作用。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
针灸可使经络畅通、气血通畅,阴阳平衡,从而使身体机能恢复平衡状态,让患者觉得非常舒适,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产生精神上的愉悦。
现代针灸基础研究进一步发现:
除传统的针灸镇痛作用机制外,
还发现针刺在器官保护、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也有较好的优势。
其中,刺激多巴胺的释放,就是针灸起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项研究表明:
针刺主要通过调节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等来抑制外周炎症,调节促炎/抗炎因子平衡,抑制炎性反应,阻断疾病向“炎症风暴”发展。
2014年《Nature Medicine》发现:
电针抗炎的迷走神经-肾上腺髓质-多巴胺通路;
多巴胺作用受体D1,是电针激活多巴胺脱羧酶、释放多巴胺、产生抗炎效应的关键靶点。
即,针灸可激活多巴胺来指导迷走神经系统,从而调节免疫。
2020年《Neuron》发现:
不同部位、不同强度的电针穴位刺激,作用的抗炎通路不同。
2021年《Nature》进一步发现:
PROKR2神经元是针刺穴位效应启动的特异性响应神经元,支配四肢的深层筋膜组织(如骨膜、关节韧带和肌筋膜等)。
以上,从现代神经解剖学的角度证实了针灸穴位的存在与作用,说明了针灸治疗优势的生物学原因,为针灸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都懵了。
举个例子,温医生在扎你的足三里穴治病时,用科学的语言来说:
针灸激活多巴胺脱羧酶,释放多巴胺,通过PROKR2神经元,传递到迷走神经-肾上腺轴,发挥神经肽Y和肾上腺嗜铬细胞的抗炎作用,实现对相应炎症愉快治疗的目的。
针灸无论是可调节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还是其针刺穴位可对应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发现的特殊作用,都说明针灸既可治病又能调节情绪,可以让你快乐地康复哦。
欢迎关注我——你身边的医生朋友,点赞支持。
欢迎转发给亲戚朋友,让我们守护彼此健康,让天下无病!
作者简介
温宇航,副主任医师,深圳市针灸学会秘书,198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曾在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承担省、市级课题四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长期受邀在市委、市政协、党校等机关事业单位授课。
治疗专长
综合运用针灸中药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病、头痛、眩晕、失眠、面神经麻痹(面瘫)、各种痛症、思维疾病、过敏性疾病、亚健康状态、男科疾病、部分妇科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08:30~12:00,下午02:30~05:30
联系电话:13510064988(个人微信)
往期回顾
温医生的三九综合调治:“针灸+三九贴+三九灸”,调治冬病旧疾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