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养藏”之道
冬季养生,核心在“藏”
“藏”:从思想到行为,都要善于藏。
冬季,自然和生理规律都在于“藏”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冬季,天寒地冻,万物凋零,一派萧条景象。动物蛰伏、冬眠不动,落叶植物、只剩秃枝。生物们都将生机潜藏于大地之下。
人体亦是阳气收藏、气血趋里、皮肤致密、出汗减少。
冬季,我们应顺天时而“养藏”
冬季阳气既已闭藏,我们就应顺合天时,勿扰阳气,更不能肆意挥霍、或扼杀阳气的闭藏复甦之机。
怎么“养藏”?
《黄帝内经》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泻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季,我们应早睡晚起,日出再起,夜幕早息。我们应淡泊情志,不喜不悲。我们应防寒保暖,保护肺气,防止由皮肤外泄。
这,就是冬季的“养藏”之道。
冬季养生16字诀
冬季养生要诀:“防寒保暖,节欲养肾,静养少动,固护阳气”。
昨天温医生讲的就是寒冷之下的防寒保暖以及对抗失温这种不可掉以轻心的病症。
近日,深圳市气象台就发布了寒冷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几日,深圳最低气温将降至5℃以下,提醒户外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防寒措施。
此时,深圳已经进入需要特别注意的失温(低温症)高发区,请大家务必学习一下避免失温危害的知识:
冬季养生|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与低温的生死竞速,寒风中如何对抗失温?
冬季养生,四大通用法则
法则1:饮食要温,补充能量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
1、平淡少辛
饮食尽量平淡,少吃辛辣刺激之物。
如:葱,姜之类发散之物,会把阳气都发散出来,出汗过多则耗损津液,容易触发暗疾。
可多吃蔬菜,适当增加瘦肉、鱼、蛋、鸡、甲鱼、羊肉、桂圆和木耳等食品。
2、少咸多苦
少吃咸的食物,多吃苦性食物。
冬季是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咸食过多,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加旺盛,从而伤害心脏,影响人体健康。
心主苦,苦能坚阴、降火,苦味食物可减少肾阴不足引起的虚阳偏亢,使阴平阳秘,从而保护心脏。
3、多温少寒
多吃温热之物,少食寒凉、黏硬、生冷之物。
冬季吃阴冷之物易伤脾胃,而饮食过热也不好,易伤食道,且进入肠胃后,又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
4、补充热量
冬季气温过低,为保持适当热量,人体自然会增加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补充所需。
5、补充无机盐
天气寒冷影响人体泌尿系统,令排尿增加,随尿排出的钠、钾、钙等无机盐也增多,因此应多吃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
法则2:起居要暖,固守阳气
冬季养生应早睡、晚起、吃暖、行暖、穿暖、住暖、固守阳气。
1、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黄帝内经》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在冬季,保证充足睡眠尤为重要。
传统养生学认为:冬季要早睡,以养阳气,要迟起,以固阴精。
“必待日光”。
要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保证充足睡眠、少熬夜,有益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使人体达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冬天应比夏天多睡一个小时,尤其是睡“子午觉”,特别养精神,相当于吃补药。
2、起居要暖,固护阳气
冬季寒冷,要注意防风保暖,及时添衣加被。重点注意头、颈、背、腹、膝、足等关键部位的保暖。
不要“楚楚冻人”
衣要盖过肚脐,注意腹部保暖。脚要不漏脚踝,注意手足保护。
足部保暖
穿好鞋,防过紧、过松、过薄,袜子以棉袜为好。
平时多活动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睡前温水泡脚,水温40℃~50℃,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不超20分钟,避免出汗太多,散发阳气。
居室和暖
保持居室暖和,室内干燥环境注意保湿,特别是暖气房,可适当使用加湿器,涂抹保湿霜,让自己处于舒适和暖状态。
固护阳气
根据“阴阳互根”原则,秋冬应固护阳气。
除以上外,还需减少长时间户外活动,以保护消减的阳气,使阳气不至外泄太多,有条件多晒太阳。
法则3:精神宜敛,情志平和
1、精神宜敛
冬季乃封藏精气之时节,不应过多扰乱,以清心寡欲、慎房事保精血为宜。
冬季,人体代谢相对缓慢,人需保持精神安静。
因而,人应处内敛状态,情志不外抒,保持精神内守。
2、情志平和
心情应保持平和、宁静、愉悦,不急躁、不发怒。
遇到不顺心之事,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不压抑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让身体始终保持气机通畅、正气充足。
3、多晒太阳,抑制褪黑激素
冬季光照时间短,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主要是因为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则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法则4:适当运动,运动宜缓
1、适当运动
冬季的低温让人不想出门运动,但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要素之一,尤其是久坐不动的年轻人。
适当户外运动,可加速气血循环,排出体内寒气,不仅有利机体免疫力提高,还可在户外接受阳光照射,补钙又使身心舒畅,温补阳气。
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务必在锻炼前做好热身运动。如伸展肢体、太极、八段锦、慢跑等,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更高强度的健身运动。
2、运动宜缓
冬季运动注意保暖,户外活动最好戴手套、围围巾。
避免出大汗。
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汗是津液,亦属阴精范畴,冬季不应过于耗损,运动不可过于激烈、大汗淋漓。
运动之外还不可贪热而厚衣、烈酒、烤火等导致大汗,扰动体内阴阳失衡。
传统医学认为,冬天是收藏的季节,不宜过度运动,推荐经常练练站桩、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等这些更适合东方人、舒缓又能伸展筋脉的运动。
冬季,易发疾病及预防
一防慢性疾病
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骨关节疾病、骨折、糖尿病等。
温度下降,血管缩小,血液变粘稠,更易出现痉挛、心梗。天寒地冻时,心脑血管病友一定要注意。
简易预防法
(1)保暖。
(2)晨起一杯温水。
凌晨起床时间,又称魔鬼时间,是心脑血管病突发事件高发期。一定要注意清晨一杯温水,稀释血液,活跃、冲洗胃肠道、排毒排尿。
可参考温医生文章:
秋天,脑血管病多发季|温大夫讲脑血管疾病(中风)的危害、症状、预防与治疗
三防失温(低温综合征)
如:失温(低温症)、冻疮。
寒冷冬天,长期待在户外低气温环境下,人体产生热量远不及流失热量多,最终会导致体温下降、偏低,引发不同程度的失温,或手脚冻疮。
见温医生文章:
冬季养生|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与低温的生死竞速,寒风中如何对抗失温?
四防心理疾病
冬天,人们很容易出现惆怅心理,因缺少阳光,从医学上说,阳光能让人心情振奋。
冬天,宅家情节严重,但如果长期把自己封闭在小天地里,不知不觉中易觉消沉、无助、寂寞、空虚、无聊,久而久之就会得心理疾病。所以就算天气寒冷,也要出门走走,找朋友聊聊天。
参考温医生的文章:养生,莫要于养心。
不只有寒冷
还有别样之美
送你三首《立冬》,欣赏诗人眼中除却严寒另有别样之美的冬日:
一送寒郁难释的你
学习李白冬日之洒脱大气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笔下的《立冬》,慵懒而醉美。
冬天来了,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懒得提写新诗,在火炉上温一壶美酒,又可一醉方休。
醉眼朦胧间,砚台的朵朵墨花、地上的皑皑月光,无法分辨,恍若白雪铺满前村。
寒冷又如何?
有炉火琼浆相伴,月光白雪相和。李白,依然可做洒脱大气之诗,可抒闲情逸致之情,可发意境奇异之梦。
二送寒窗苦读的你
学习紫金霜冬日之岁月静好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笔下的《立冬》,岁月静好。
冬天来了,青碧的荷塘一片枯黄,西风渐行渐远,北风呼朋唤友。
黄杨树依然青青姿色,白桦树却已枝叶疏落。
这样清冷、让人清醒的天气,却是最佳对窗读书之时,如若诗兴正好,还可围炉吟诵梅与雪。
读着紫金霜的这首诗,你不觉得冬日是那么令人心驰神往地美好吗?
室外是红梅与白雪,室内是炉火与书籍,随手翻开一本,岁月如此静好。
三送身处寒室尚不得志的你
学习陆游冬日之内心富足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陆游笔下的《立冬日作》,从容富足。
房子很小才容膝盖,墙壁很低才到肩膀,秋天刚过转眼入冬,身上一件御寒的棉衣都没有。家中没有炭火取暖,更别说厚厚的棉被。
我就住在这么简陋的居室之中,但只要心内平和,一切都无所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寄傲却易安。
陆游之诗亦抒发了与陶渊明同样的人生境界:生活简陋一点没关系,只要内心从容富足,就已足够。
又有什么富足比得上内心的富足?
温医生愿你秉持“养藏之道”,欣赏“冬日之美”!
欢迎关注我——你身边的医生朋友,点赞鼓励。
欢迎转发给亲戚朋友,让我们守护彼此健康,让天下无病!
作者简介
温宇航,副主任医师,深圳市针灸学会秘书,198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曾在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承担省、市级课题四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长期受邀在市委、市政协、党校等机关事业单位授课。
治疗专长
综合运用针灸中药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病、头痛、眩晕、失眠、面神经麻痹(面瘫)、各种痛症、思维疾病、过敏性疾病、亚健康状态、男科疾病、部分妇科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08:30~12:00,下午02:30~05:30
联系电话:13510064988(个人微信)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