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控糖的过程中发现,为啥都每天都按时吃降糖药,但血糖就是降不下来?血糖不达标有诸多影响的因素,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分析血糖不达标的原因,糖友们可以每条对照,来自己排查高糖的原因所在。
1.有无按照要求干预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生活方式的干预贯穿治疗的始终,糖尿病患者必需改变久坐的习惯,根据2022年糖尿病防治指南,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五天,每天食盐应摄入不超过5克,坚持低糖低脂饮食,多摄入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碳水化合物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2.降糖方案是否合理
降糖方案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设定的个体化治疗手段,如果在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血糖仍然不达标,首先应请专业的内分泌科医生判断你的降糖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评估胰岛功能,同时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来调整方案。
3.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这部分患者大部分表现为空腹血糖较高,而白天血糖大多数达标,“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这一现象最初是1981年由国外学者Schmidt首先提出。
4.夜间低血糖引起的空腹高血糖
夜间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地引起清晨血糖升高,这种现象称为“苏木杰反应”。生理学指出,低血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所以人体内的升糖机制是十分强大的,以免低血糖症发生。一旦发生了低血糖,肝脏立刻加紧工作,调动所贮存的糖分,并将其他物质转化为糖,以补充糖分的不足。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也积极活动,使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以刺激血糖的恢复;与此同时,胰岛素等降糖激素分泌减少,糖分变为糖元或者转化为其他物质加以储存的量也显著减少。这些变化使体内的血糖迅速升高,脱离低血糖状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排除夜间低血糖反应,可以动态监测夜间血糖,特别是0点和3点血糖,如发现血糖在3.9mmol/l以下,为夜间低血糖,需立即就医,调整降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