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一定要做类比,这个病现在有点像「糖尿病、高血压,」这个比喻包含了干眼症的若干特质——它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它与生活方式有关,以及,它的流行度高。
据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TFOS)2017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干眼症发病率在5%~50%之间,某些人群的患病率可高达75%。整个东亚地区的干眼发病率要高于欧美,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几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干眼症。
干眼的症状常见有疼痛、眼干、眼部疲劳、有异物感和眼痒。
正常情况下,在我们的角膜上面有一层泪膜屏障来保护我们的角膜,而泪膜的主要来源是上下眼睑内层的眼睑板分泌的油脂和泪腺分泌的泪液。
每一次眨眼,都是眼睛对泪膜的补充和更新,以维持一张完整的泪膜。
但现在大家每天长时间对着手机和屏幕,眨眼经常会出现「瞬目不完全」的问题,瞬目不完全简单来说就是眨眼时眼皮都没合拢。
而未能完全闭合的眼皮不足以把眼睑板分泌的油脂充分涂抹到泪膜的表层,长期进行“无效眨眼”,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
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会导致眨眼频率降低和“无效眨眼”,眼表得不到及时的泪液滋润,久而久之,干眼便随之而来。
良好的用眼习惯能够对干眼的防控起到关键作用。
我们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4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通过远眺、做眨眼操来缓解眼部疲劳。
或记住20-20-20的解决方案:观看屏幕20分钟,眼睛移开望到20英尺远的地方,坚持20秒以上。
如果已出现干眼症状,应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干眼类型与成因对症治疗,切不可随意购买“网红眼药水”自行使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增加治疗难度。无论如何,对于屏幕用眼加剧的时代病,我们要更加重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