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质量差会影响神经元的正常代谢,严重者会加速神经元衰老。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长期精神紧张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焦虑抑郁;且生理性衰老、各种基础病也会不同程度影响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的治疗方式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针刺治疗、头部推拿治疗等,通过中医的调神、促进局部肌肉及血管放松,达到促进睡眠的作用。当非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选用药物治疗替代或补充非药物治疗的不足。药物治疗包括褪黑素、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等。
一、非药物治疗:
1.针刺治疗:可选择百会、太阳、风池、内关、三阴交等穴位针刺,每天1次,每次40分钟。有调神醒脑安眠的作用。
2.理疗:通常可选择头部推拿治疗,推拿部位可选择双侧太阳,头顶部百会、四神聪、双侧风池等穴位。有促进局部肌肉及血管放松的作用。
3.中药治疗:中药中可适当加入各类安神药物。如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百合、合欢皮宁心安神;龙骨、牡蛎、龙齿、琥珀重镇安神;石菖蒲、远志开窍醒神。
二、西药治疗:
当中药或中医理疗不能缓解患者睡眠障碍时可考虑西药治疗。
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1.褪黑素可对睡眠时相延迟及昼夜节律调整发挥作用。可用于老年人群及颠倒时差人群。代表药物包括阿戈美拉汀、瑞美替昂等。
2.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
苯二氮䓬类药物(BZDs):包括地西泮、咪达唑仑、艾司唑仑等。特点为延长总体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但服用该类药物也有日间困倦等不良反应,且突然停服有戒断效应,而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
非苯二氮䓬类:包括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与前者相比,该类药物仅有催眠作用,无肌松和抗惊厥作用。
3.此外,伴有严重焦虑、抑郁患者也可同时服用抗抑郁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