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底肌是盆底最底部的一组肌肉群,支撑着很多脏器,比如女性的子宫、膀胱、小肠、直肠等,并且盆底肌肉的收缩也维持着这些脏器的正常功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女性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尤其针对产后42天的妇女而言,常规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可大大减少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阴道更好的回复到紧缩状态。盆底肌训练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盆底运动疗法应包括主动的盆底肌的锻炼,即大家所熟悉的 PFMT或 Kegel运动训练方法,此外,还应通过间接盆底肌运动、组合式或整体式运动 、体态调整及适当的日常体力活动等方法来使盆底肌得到更有效的锻炼,强调整体与局部、主动与被动的结合,同时还应个体化设计运动负荷量,通过科学的方法达到最佳和长期有效的治疗效果。
盆底肌锻炼经典运动疗法是PFMT或 Kegel运动:做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min,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PFME 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
康复的要点:
1、产后超过42天、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的女性可及时进行盆底肌肉的检测,明确损伤程度。
2、借助仪器感受并学会收缩--放松盆底肌肉,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
3、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出现的症状,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肉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别)应用综合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做完10-15次盆底肌锻炼后,可进行自我锻炼。
5、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6、存在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需要借助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并适当延长疗程。
严格来说,所有的中、晚期妊娠产后妇女,均适宜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