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除了手机、WiFi和西瓜,那一定少不了空调“续命”!对于怕热的人来说,空调的存在简直是个伟大的“救星”。
每当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只需要拿起遥控板轻轻地「滴」一下,就能感受到阵阵凉风,顿时消除所有的疲惫和烦恼,甭提有多惬意了!
但是!当我们在全身心地享受凉爽时,空调中的“小坏蛋”也在蓄谋着进入我们的身体,从而产生一系列不舒服的反应,这些症状也被称为“空调病”。
什么是“空调病”?
严格意义上说,“空调病”并不是一个疾病,而是长时间使用空调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大家可不要小瞧它!
“空调病”最常引起的是上呼吸道问题,主要表现为喉咙不适、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较为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年纪大的人可能还会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更为严重的还可引起口眼歪斜,女性还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等。
据中国疾控中心,对全国各地的调研数据显示,88%的空调散热片细菌总数超标,84%的散热片霉菌总数超标。
其实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隐藏着很多微生物,像霉菌、病毒、虫螨等,这些都会大大提高感冒、肺炎、哮喘等疾病的患病率哦。吓得小编赶紧拿起了“防毒面具”!
“空调病”为什么会盯上你?
“我这每天都在吹,平时也没事,咋就突然不舒服了呢?”别怀疑,你可能是被“空调病”盯上了,追究其原因无非是这几个:
夏季室外温度高,有时候高一点甚至会达到 40℃,这是一出门就出一身汗的节奏啊!室内和室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如果我们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又频繁地出入,那么人体就在夏天和秋天之间频繁切换,在无法快速调节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呼吸道、肠胃、四肢关节以及神经方面的不舒适。
空调在制冷时,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使室内的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所以当我们晚上睡觉开空调时,一醒来就会感觉全身都是干巴巴的,一点水分都没有。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我们的皮肤、鼻粘膜、气管粘膜都会丢失水分,导致功能紊乱,各种病毒、细菌就会趁虚而入,从而引起疾病,最常见的是引起咽炎、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研究显示,在有空调的密闭房间内,5~6小时后,室内的氧气会下降13.2%,大肠埃希菌数量升高1.2%,白喉杆菌数量升高0.5%,其他呼吸道有害细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同时,空调机的风管、滤网因不常清洗,也容易导致病菌和病毒生存繁殖,当细菌和病毒随着冷风被空调吹送出来后,易引发人体感染。
啧啧,想想自己家里太久没清洗过的空调,是不是还有点后怕?
如何预防“空调病”?
在“空调病”里最常见的是感冒发烧,很多人也不懂,随便买点感冒药吃吃,但是最后却越吃越糟糕……
这是因为你吃错药啦!中医将感冒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病因不同,治疗也不同,没有分清楚感冒类型,不仅不会好转,甚至会加重病情。
夏季最常见的是风热感冒。正常情况下我们体表的毛孔会保持一张一合的状态,但当我们在家吹空调时,毛孔会因为低温而呈现收缩的状态。
而突然到了外面冷热转换过快,毛孔突然张开,湿热就会趁机偷袭进来,频繁地进出,湿热也会持续地进入人体,一旦我们身体较为虚弱就易引发风热感冒。
《黄帝内经》里也提到:“肺乃娇脏。”意思是我们的肺脏很娇气,在忽冷忽热的攻击下,很容易受伤,风热感冒一般表现为发热、舌黄、口干、喉咙痛、流黄涕、有浓痰等症状。
专治风热感冒的柴银口服液,其主要成分为柴胡、金银花、黄芩、葛根、荆芥等药材,能够疏风清热,快速缓解鼻塞、头痛、喉咙红肿等各种不适。
而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相反,大部分是因吹空调着凉导致的。中医认为,这是吹空调时人体毛孔不能正常收缩,导致人体与外界的沟通受阻所致,得了风寒感冒。一般会有怕冷、流清鼻涕、咳嗽有白痰、无汗等症状。
对于风寒感冒,中医主要采用 “解表”的方法缓解,就是用一些药让我们的人体发汗,让毛孔重新打开,恢复机能。
得了风寒感冒,早期可服用葱白豆豉汤、生姜红糖水或用热水泡脚,帮助发汗驱寒。如不方便烹煮可选择风寒感冒专用的荆防颗粒缓解症状。
吹空调法则:
1.刚刚运动完或者出汗后,尽量不要吹;
2.不要正对着空调吹;
3.长期在空调房间者,要多出去走走,多喝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4.不要在空调房里呆的时间过长,每天定时开窗透气;
5.定时清洗空调滤网等容易滋生微生物的零部件,每年至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