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是男性生育力拐点?保护好生育力多做这些~

何世鑫医生 发布于2024-04-02 15:02 阅读量611

本文由何世鑫原创

  常常听到35岁是一道坎

  例如:35岁职场危机

  近日“35岁是男性生育力拐点”

  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广泛热议


  明明三十而立

  立住没几年怎么就到拐点了

  如何能捍卫生育力

  日常生活中男性同胞怎么做

  现在,随小何医生一起来了解



  为何35岁是男性生育力“拐点”?

  孕育新生命,精子是关键。年龄是影响男性生育力的重要因素,35岁则是“分水岭”。

  据研究数据显示,男性精液质量在30岁时出现倒退,35岁后出现明显下降;与20~29岁年龄组相比,35岁组的精液精子含量较少。

  从生殖遗传学角度看,25~35岁是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的最佳时期,35岁后生育力则逐年下降,表现为受孕几率降低,自然流产、孩子患遗传病几率增加等。

  如果有生育计划的,条件允许,还是尽早将此提上日程。


  保护好生育力

  日常生活中可这样做

  饮食

  多吃蔬果海鲜

  应多吃鱼类、坚果、新鲜果蔬、全谷类食物等,同时避免高脂肪及高糖食物,有助于维持健康的精子数量。

  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等,坚果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均利于精子细胞成长。


  环境

  避开高温和辐射

  高温会直接伤害精子,抑制精子生成。男性要少去桑拿房、蒸气浴室。

  避免接触铅、汞、苯、镍、氨、放射线、同位素、电磁波等有害物质。

  避免长期接触农药、化肥、洗涤剂、油漆等。

  不吃含激素的食物,选择不含环境激素的日用品。


  穿衣

  不穿紧身裤

  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内裤和裤子。长时间穿着紧身不透风的内裤、牛仔裤,会让私处酷热难耐,精子健康也会受到牵连。


  运动

  控制体重

  日常锻炼推荐跑步、跳绳、游泳和骑车等有氧运动。剧烈的马拉松、长距离骑车,会让睾丸温度升高、威胁睾丸外囊血管健康,不建议进行。

  身体质量指数正常(20~25)的人中,只有6%患有少精症,而肥胖者发病率高达17%,腰围大于102厘米的男性,发病率是正常男性的7倍。


  节制

  向烟酒说不

  要保证精子质量,必须戒烟戒酒,还要躲开二手烟的侵袭。如果男性打算要孩子,短期戒烟戒酒效果不明显,至少要提前3个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情绪

  合理释放情绪

  定期腾出时间歇息,给自己放个假;保持充足睡眠,睡前冲热水澡或泡脚等都能促进睡眠;合理发泄情绪,运动、听音乐、打游戏等都是不良情绪的出口。


  体检

  重视就医

  病菌感染、生殖系统的器质病变都会影响精子质量,最终导致男性不育。


  育龄男性如果感到私处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或者看到精液形态、气味等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