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上厕所 VS 半天不去厕所,到底哪个更健康?

何世鑫医生 发布于2024-03-26 11:58 阅读量1700

本文由何世鑫原创

  早起第一件事

  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去厕所

  (顺便再眯一小会儿)

  尿液作为人体的代谢废物之一

  预示着身体的健康情况

  比如:

  有些人经常跑厕所

  有些人却很少去厕所

  甚至都很少有尿意

  那究竟哪种更健康呢?


  每天喝的水究竟去哪了?

  有本叫《生理学》的书,里面指出了水在人体内的“路程”:体外 ➡ 口 ➡ 胃脏 ➡ 小肠 ➡ 血液 ➡ 肝脏 ➡ 心脏 ➡ 血液 ➡ 细胞 ➡ 血液 ➡ 肾脏 ➡ 膀胱 ➡ 尿路 ➡ 体外。

  尿液、皮肤蒸发(汗液)、粪便排水(大便)、呼气呼出的水,都是人体排水的途径,其中,尿液是人体排水的最主要途径。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人半个小时就要上一次厕所(排尿),而有的人一下午都不上一次厕所。

  不禁又要疑惑了,长时间不需要上厕所,这单纯是因为个人很能憋尿吗?而那些不一会就想上厕所的人,真的是膀胱不行了吗?一天上很多次厕所Vs一天上不了几次厕所,哪个习惯更健康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了“水 ➡ 尿液”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了,知道了这个时间,上面的疑惑就自然而然解开了:

  水从进入人体到变成尿液,一般需要30~45分钟。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再加上尿液的形成会受到很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人排尿的频率也不一样。

  所以,不管一天上很多几次厕所,还是一天上不了几次厕所,都是正常的。

  尿液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泡沫尿:

  仔细观察尿液排出的情况,如果尿液排出后表面有明显泡沫状就需要警惕了。这类泡沫冲洗不干净,说明内含有害物质较多,有可能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


  血尿:

  血尿是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才出现的症状,其引发的原因很多,因此需要就医确诊。如果血尿且伴有疼痛感,有可能是结石堵塞引起,如果膀胱有明显刺激感,则有可能是体内炎症造成的。


  蛋白尿:

  蛋白尿的表现与泡沫尿相似,但蛋白尿的泡沫数量较多,体积较小,且长时间不会消失,此时切勿乱定型。及时去医院就诊,可有效治疗隐匿性肾病。


  养成这些排尿习惯,少得病!

  01  排尿后别立马坐下

  男性生理构造较为特殊,尿道较长,在排尿后括约肌会处于闭合状态,立马坐下会造成前列腺内的压力增加,形成残留尿液反流现象,让尿道中的细菌随着尿液反流诱发前列腺炎。因此在排尿后可适当用手指挤压会阴部位排出残留尿液,预防细菌感染。


  02  老年男性小便时可蹲下

  虽然男性小便时以站立为主,但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功能下降,蹲位排尿可加速肠道废物排出,缩短尿液在体内存留期,可有效降低患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几率。


  03  1小时排尿一次

  定期养成排尿习惯可以降低膀胱癌几率,这是因为尿液中含有致癌物质,如果长时间滞留在膀胱,会破坏膀胱肌肉纤维,促使膀胱癌。因此及时排尿可减低膀胱癌患病几率,对身体有好处。


  尿液的异常情况很直观反映身体异常,因此在小便时应当保持观察心,不要错过疾病最佳治疗时间。其次在尿液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乱用药,切勿盲目补阳来调理肾脏,有时候肾亏需要养而不是调。最后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排尿时尽可能排干净避免感染情况出现。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