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中暑以后预后怎么样呢?需要看中暑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降温的速度和重要器官损伤的程度等等。下面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
临床上中暑分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重度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如果是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患者,通过脱离高温环境,积极补充水分。并应用治疗中暑的药物,必要时输液等等,大多数能够自愈或者是治愈。
如果是重度中暑,特别是热射病,是中暑的最严重类型,目前来说,中暑患者热射病,病死率为20%-70%,五十岁以上患者热射病死率可以高达80%,绝大多数是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决定中暑预后不是发病初始体温,而是在发病三十分钟内的降温速度。如果发病后三十分钟内,能直接将直肠内温度降低至四十摄氏度以下,通常不会发生死亡,这样能够降低由于高温造成的细胞损伤,会减少一些不可逆的损害。降温延迟,病死率会明显增加,器官衰竭数目决定预后。无尿、昏迷或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高,昏迷超过6-8小时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预后不良。血乳酸浓度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对于中暑的患者临床早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干预,以免发展成热射病造成不可收拾的结果。比如一些重度中暑患者可遗留大脑功能障碍,轻或中度肝肾衰竭,严重肌损伤者,肌无力等等。因此,一定不要长时间的待在一个温度比较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