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新诺明不能用于2月以下婴儿,有没有依据,至少目前证据表明复方新诺明用于2月以下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一般以为是肾脏损害,因为容易出现尿液结晶,结果药学专家认为不能用的原因是引起黄疸。而引起黄疸的是磺胺异噁唑,常用的复方新诺明是磺胺甲噁唑,妥妥的背锅侠。(张交生开篇注),以下内容为王超药师提供。
一篇回顾性综述对20世纪40年代初至2012年7月的时间段使用复方新诺明的临床和动物研究进行了广泛的查阅,结果显示在新生儿中没有SMZ-TMP引起核黄疸的报道。磺胺异噁唑是最早被认识与新生儿核黄疸有关的磺胺类药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是1956年发表的,其中进行对照临床试验以测试两种预防方案(磺胺异噁唑和土霉素)在早产儿中的相对有效性。在接受磺胺异噁唑和土霉素的早产儿中,死亡率(磺胺异噁唑组为29%,土霉素组为9%)和核黄疸发生率(磺胺异噁唑组为64%,土霉素组为0%)。
一项研究通过向黄疸和非黄疸婴儿血清中加入SMZ /TMP至终浓度为SMZ 300 μ g/ml,TMP 60 μ g/ml,体外测定胆红素结合能力,发现胆红素结合能力无变化。需要400 μ g/mL的SMZ浓度(接近新生儿中达到的治疗浓度的10—20倍)才能置换胆红素并降低血清胆红素结合能力。
一篇探讨药物蛋白结合力与胆红素水平关系的回顾性综述中提到,血浆蛋白高度结合定义为>95%蛋白结合率,而蛋白结合率<75%的药物通常不被认为会引起临床显著影响。磺胺异噁唑的蛋白结合率是85%,而磺胺甲噁唑是70%。复方磺胺甲噁唑的中等蛋白结合率可能不会促进游离胆红素的积累,使其在10天内通过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