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际交往的方式也经历了许多变革。
从口耳相传到文字信息、从电话通讯到网络联系,每一次变革都缩短了联系的物理距离。
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却渐行渐远,面对面交流也变得越来越艰难,社交恐惧症也随之而来。
社交恐惧症其实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医学上称之为社交焦虑障碍。
而“社恐”是由医学概念转化而来的网络热词,成为一种具有自我调侃性质的群体性标签。
其实,大多数人声称“社恐”并未达到疾病的程度。
重度“社恐”患者会过分地惧怕外界的事物或情境,这种惧怕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患者年龄大多集中在17~30岁期间,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
极度害怕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常常只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不敢大方地喜欢自己,因为太害怕被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我可以的,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随便别人怎么看我,我不在乎。我做这件事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评价。
接纳并信任自己
从现在开始,停止对自己的挑剔,批评,责难,也不要以恐惧就逃跑。一般遇到不知道是谁错的时候,就直接当作是别人的失误,因为你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的错,所以不必将错误放在自己身上。
经常自己在脑海中预演,或者把板凳,桌子等当成陌生人进行社交演练。次数多了,时间久了,效果就明显了。
友善的人比较懂得如何尊重一个人,我们也比较容易从他们那里获得认可,进而建立起我们的社交自信。
在你擅长的领域,你就是主导者,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反而是别人需要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