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部热播爱情电影《如果声音不记得》,让抑郁症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随着电影一起被热议的,还有电影中女主角治疗抑郁的方法。
为了治疗女主角的重度抑郁症,医生向她推荐了MECT疗法。但在治疗之前,医生特别提醒:MECT疗法具有副作用,有可能影响到记忆。
最终,女主角的病情果然有好转,但她也像医生所说的那样,失去了和男主相关的所有记忆。
这引发了大众的好奇心,MECT疗法是什么,它真的能治疗抑郁吗?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MECT疗法对治疗抑郁症的确有效果,它被不少发达国家采用,是目前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物理疗法之一。
而早在70多年前,MECT尚未出现的时候,人们就已发明了它的前身——ECT电休克疗法。
它对于治疗抑郁症、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有着显著效果。
但这种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不使用麻醉,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全身性抽搐的情况,让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蒙受了极大的考验。
针对这些缺点,研究者对ECT进行了改良,在它的基础上推出了副作用相对较小、安全性相对更高的MECT疗法。
MECT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会被注射适量的麻醉药和肌松剂。等患者进入昏睡状态,处于无意识且全身肌肉松弛的情况时,正式的治疗才会开始。
医生会利用微量、短暂的电流刺激患者的大脑,促使大脑的细胞正常释放神经递质。当神经递质的浓度水平有所提升,患者大脑的正常功能也会慢慢恢复。
当然,关于MECT疗法的起效机制,也有人提出不同说法。
《自然神经科学》2013年的某篇报告就指出,MECT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是通过成功阻断记忆再巩固的过程实现的。
这也就是说,MECT疗法会对人的记忆产生作用,通过阻止记忆的加深巩固,让患者遗忘痛苦记忆,从而让心理和情绪得到治愈。
不管治疗机制是出于生理或出于心理,MECT疗法的疗效都已被证实,它对精神心理疾病,特别是重度精神心理疾病有效果。

在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中,相较于传统的药物手段或心理咨询,MECT疗法起效更快,所以也受到许多患者的欢迎。
但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MECT疗法也有缺点:MECT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及呕吐等情况,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药物缓解;
MECT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失忆,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哪、在干什么,这种情况一般会持续几分钟、几小时或者几天。
情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逆行性记忆丧失,遗忘之前发生过的事情,遗忘周期可以短至数天数月,长至数年,而是否能恢复记忆,没有人可以保证。
有可能引起并发症,个别情况下会导致严重的心脏问题。
所以使用MECT疗法是有风险的,精神心理疾病症状处于轻度或中度的患者,医生一般不推荐使用这个疗法。
但当患者处于重度抑郁、重度躁狂、重度分裂等状态,出现自杀、拒食等情况,吃药已经没有效果时,可以考虑采用MECT疗法快速缓解症状。
先确保患者的生命无虞,再辅助心理咨询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调节他们的负性情绪。
所以MECT疗法不是人人适用,如果有这方面的意向,还是先咨询医生后再行决定。

MECT疗法的有效性毋庸置疑,但是因为其普及性不够,不少患者对其存在误解。因此它在实施上具有一定难度,这就对家属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家属可以要求医护人员进行详细说明,解释MECT治疗的目的、方法、疗效等内容,让患者充分了解它的治疗优点。
这既可以消除患者对疗法的顾虑,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心理支持,建立起对新疗法的信心,更加配合疗法的实施。
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家属的关怀和理解,所以家属必要时可以向提出合理需求,帮助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将病房布置成安静舒适的模样,可以适当布置绿植,增加点小饰品;也可以请求陪护,设置专属家属的休息角落,方便和患者交流。
采取MECT治疗后,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向医生反映,调整预后的康复方案。
另外,也要监督患者按时服用抗精神药物,数据显示接受MECT治疗后如果不进行后续治疗,6个月内的复发率为80%,所以坚持服药是关键。
但它并不是毫无缺点,的确有可能像影视剧一样,导致患者失忆。所以大家不要盲目跟风,随意更改治疗方式,听取医生建议才能更快康复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