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眠,翻来覆去睡不着,
睡着后,听到一点点声音都会惊醒
醒后再难入睡,睁眼到天亮
如此循环往复,失眠折磨着不少人
为什么会出现失眠?
急性应激
····
····
····
主要有精神紧张、近期沮丧、躯体不适、时差反应及睡眠环境改变等。学会去调整身心的状态, 缓和紧张的精神状态或适应环境的改变。
心理因素
····
····
····
由于过度的睡眠防御性思维造成的,因为过分担忧入睡困难,导致思虑过度、兴奋不安或焦虑。当你试图入睡或再睡时的沮丧和焦虑情绪使你更加清醒而难以入睡。
药物因素
····
····
····
兴奋性药物,如咖啡因、茶碱、甲状腺素、可卡因和抗帕金森病药,另类药对睡眠有干扰作用,如拟肾上腺素药物。
镇静类药物可以引起觉醒——睡眠节律失调。如果你正饱受失眠的折磨,请尽量避免服用含有这些成分的药物;如果你因为其他疾病在服药物,可以咨询医师选择更合理的用药方案。
疾病状态
····
····
····
有一些疾病也会导致失眠。比如神经系统疾病、癫痫、中风、帕金森等,一般会伴随相对失眠的状况。
还有一些精神心理疾病,接近60%-70%的人会出现失眠的症状。同时,类似患有心脏病、哮喘这种器质性病变的病人,也会比其他人群出现失眠的机会多一些。
失眠该怎么办?
这些方法你试过了吗?
但如果你数得太认真,用很多的精力,这就会使你注意力依然集中在固定的一个点上,甚至在数不清的时候,突然会想到自己数到第几而清醒过来,而数不清数的时候正好是即将入睡的时候,本可以放松的大脑会再度紧张,就会在数的时候越数越兴奋。
现在不少人习惯在睡前听音乐,对于听音乐助眠,不管是从生理还是心理层面来说,都是有据可循的。
从生理层面,音乐传入体内,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的同频共振,从而调节人的生物节奏。同时,音乐声波对中枢和内分泌系统也有良性刺激,从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从心理层面,音乐能够引起听者情绪的变化,同时,音乐也会引导人身心投入于音乐的意境和内涵中,帮助缓解如焦虑等负面情绪。
睡前的运动可以减少浅睡眠,增加深睡眠、睡眠连续性和睡眠效率,也就是能够一觉睡到天明。但是如果运动时间过长或强度较大,有可能会减少睡眠时间。
1.时间点上,最好在睡前 90 分钟以上进行,不能晚于睡前一小时;
2.运动强度上,心率应该控制在最大心率的 60% = 0.6 * ( 220 - 年龄);
3.运动时长上,每天至少进行 30 分钟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5 天。
但是长期的失眠,需要排查是否出现身体上原因导致失眠,如甲亢、身体上的疼痛、呼吸困难、不宁腿综合征等。
心理上的因素:常见的有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治疗失眠主要手段有:心理和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物理疗法等。
长期失眠到脑科及心理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关治疗方案,对失眠治疗更系统、规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