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管瘤如何科学识别与处理

夏正超医生 发布于2025-02-11 10:21 阅读量58

本文由夏正超原创

  新生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肿瘤,虽然大部分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仍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准确识别并进行科学的处理,以保有宝宝的健康成长。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新生儿血管瘤如何科学识别与处理。

  一、认识新生儿血管瘤

  新生儿血管瘤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它的出现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不过普遍认为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等因素有关。

  从外观表现来看,新生儿血管瘤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斑块,颜色可从浅红色到深红色不等,往往边界相对清晰;还有的可能呈现出微微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状态,质地柔软,用手按压时,有的会出现褪色的现象,松开手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二、科学识别新生儿血管瘤

  1.观察出现时间与部位

  大多数新生儿血管瘤在宝宝出生时就能够被发现,或者在出生后数周内逐渐显现出来。常见的发病部位包括头颈部、面部、四肢等体表部位,但也有可能出现在口腔黏膜、肝脏等身体内部qi官,不过体表的更容易被及时察觉。比如宝宝的额头、脸颊、颈部等位置,如果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红色印记或者小肿物,家长就要格外注意了。

  例如,有的宝宝出生后不久,家长发现其眼睑下方有一块淡红色的斑片,起初以为是普通的胎记,随着时间推移,斑片有逐渐增大、颜色变深的趋势,后来经过医生诊断为血管瘤。

  2.注意生长特点

  血管瘤在早期往往生长比较迅速,尤其是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内。它可能会从刚开始的一个小点或者一小片,慢慢地面积扩大、厚度增加,变得更加明显。

  像草莓状血管瘤,刚开始可能只是一个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随后在短时间内,如几周甚至几个月内,就能够长成直径数厘米的、类似草莓形状的肿物,表面呈分叶状,质地柔软,还容易破溃出血等。

  3.区分与其他皮肤问题的不同

  和胎记的区别:有些胎记如蒙古斑,通常呈现为青灰色、蓝黑色的斑片,多位于腰骶部等部位,一般不会像血管瘤那样有快速生长、颜色变化等特点,而且蒙古斑多数会随着宝宝年龄增长逐渐自行消退,对健康基本没有影响。而鲜红斑痣,虽然也是红色的皮肤病变,但它往往是平坦的,不会像部分血管瘤那样隆起,按压褪色情况也不相同,并且鲜红斑痣消退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和蚊虫叮咬等的区别:蚊虫叮咬后出现的皮疹,通常是单个或者几个孤立存在,瘙痒症状明显,周边可能会有红肿,过几天往往就会自行消退。而血管瘤不会自行快速消失,反而可能持续存在并继续生长。

  三、新生儿血管瘤的危害

  1.影响美观

  如果血管瘤生长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随着其不断生长和变化,会对宝宝的外貌发生影响,可能给孩子今后的心理发育带来一定的压力,比如发生自卑等不良情绪。像长在鼻尖、嘴唇周围等显眼位置较大面积的血管瘤,即使日后消退了,也可能留下瘢痕等影响美观的痕迹。

  2.功能障碍

  当血管瘤生长在眼部周围,可能影响视力发育,比如压迫眼球、影响眼睑的正常闭合等;生长在耳部附近,可能影响听力;长在四肢关节部位,有可能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限制肢体的伸展和弯曲,导致运动功能受限等情况出现。

  3.破溃出血及感染风险

  部分血管瘤由于生长较快、表皮较薄等原因,容易出现破溃出血,一旦破溃,就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化脓等情况,处理起来较为棘手,还可能加重病情,给宝宝带来痛苦。

  四、新生儿血管瘤的科学处理方法

  1.观察等待

  对于大多数表浅型、面积较小且生长缓慢的血管瘤,医生通常会建议先观察等待。因为有相当一部分血管瘤会在宝宝 1 岁到 3 岁左右自行消退,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只要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带宝宝去医院复查,观察血管瘤的大小、颜色、质地等变化情况就能够了。例如,有的宝宝手臂上长了一个很小的血管瘤,经过医生评估后判断可能会自行消退,家长就每月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查看一次,持续监测其变化。

  2.药物治疗

  普萘洛尔:这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血管瘤常见的口服药物,它能够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等机制,来控制血管瘤的生长并促使其消退。不过使用普萘洛尔治疗时,需要严格遵医嘱,密切监测宝宝的心率、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变化,因为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zuo用,像引起心率减慢、低血压等情况。一般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并且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通常需要数月到数年不等。

  局部外用药物:比如噻吗洛尔滴眼液等,对于一些比较薄、面积较小的浅表性血管瘤有一定的治疗结果。能够将药物滴在纱布上,然后湿敷在血管瘤部位,每天数次,同样需要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并且要观察局部皮肤有无过敏等不良反应。

  3.激光治疗

  激光在新生儿血管瘤的治疗中使用也较为广泛,常见的如脉冲染料激光等。它主要是通过激光的光热作用,破坏血管瘤内的血管组织,使血管瘤逐渐萎缩变小。激光治疗一般支持于表浅型、厚度较薄的血管瘤,对于颜色较红、增生明显的部位效果较好。不过激光治疗后,局部皮肤需要精心护理,要注意防晒、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出现色素沉着、瘢痕等并发症。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或者血管瘤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时考虑,比如血管瘤体积较大、严重影响功能、有恶变倾向等。手术切除血管瘤能够直接去除病灶,但手术毕竟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需要做好伤口护理,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且还要考虑到手术瘢痕对美观的影响等问题。

  五、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1.避免摩擦和搔抓

  家长要注意给宝宝穿着柔软、宽松的衣物,减少衣物对血管瘤部位的摩擦。同时,要经常给宝宝修剪指甲,预防宝宝因瘙痒等原因不自觉地搔抓血管瘤,导致破溃出血。

  2.保持清洁

  要定期用温水轻轻擦拭血管瘤所在部位的皮肤,保持清洁卫生,预防污垢堆积繁殖细菌,但擦拭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3.关注宝宝情绪和状态

  因为血管瘤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或者外观上的变化让宝宝自己有所察觉而情绪受影响,家长要多关注宝宝的情绪变化,给予足够的安抚和关爱,让宝宝在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

  总之,新生儿血管瘤虽然较为常见,但只要家长能够科学地识别它,并配合医生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日常精心护理,就能较大程度减少其对宝宝健康和成长的不良影响,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一特殊阶段,健康快乐地长大。同时,如果对宝宝身上出现的可疑皮肤病变拿不准,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正规的医院皮肤科或者儿科就诊,让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评估,切不可自行盲目处理。

相关疾病: